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重返中東VS重返亞太 奧巴馬如何抉擇?

http://www.CRNTT.com   2012-12-05 11:28:06  


 
  周鑫宇:奧巴馬決不會輕易捨棄亞太戰略

  奧巴馬總統第二任期即將開始。從目前可觀察的因素來看,美國的亞太戰略肯定會發生變化,但這種變化並非實質性的。因為,美國在亞太和中東之間的選擇,就如同在長期戰略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間做選擇。

  亞太戰略存在變數是顯而易見的,具體原因有:其一是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離任。正是希拉里在任上不遺餘力地推動美國的亞洲外交,奧巴馬第一任期的亞洲政策才煥發出了極強的活力。希拉里的離去,背後的意涵可能很深。

  更深層次的變數是中東局勢。2012年,美國普通民眾印象最深的國際事件顯然不是在釣魚島和南海地區發生的領土摩擦,而是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遭遇襲擊橫屍班加西街頭。這個悲劇性的場面對美國民眾刺激很深,奧巴馬政府甚至差點為此失去連任機會。繼“9•11”事件之後,美國的民意對中東問題的關注再次出現上升趨勢。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千萬不要低估了美國猶太精英集團對美國外交的影響力,更不要懷疑美以特殊關係的不可動搖性。對以色列來說,中東的局勢已經很不安全。沒有了穆巴拉克這些人,以色列都不知道可以找誰說理去。

  為了安全和生存,以色列會千方百計發揮影響力,讓美國重視中東。從大選中來看,這種手段已經起了作用。奧巴馬總統看起來終於學會了一個道理:在以色列問題上他沒有選項。

  可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就此斷言希拉里的“太平洋(601099,股吧)世紀”將成為“爛尾工程”,美國會從“回歸亞洲”轉向“回歸中東”呢?

  這樣的說法很吸引眼球,但是不符合事實。美國人已經在中東問題上吃夠了虧。至少在短期內,恢復像小布什時期那樣在中東進行大規模軍事介入的戰略是不可能的。奧巴馬只不過必須把更多的外交精力投入到中東去,想辦法恢復因為政權更迭而削弱的雙邊關係,重建中東的國際政治秩序。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出發,要轉變角色,從中東的“攪局者”變成“重建者”。奧巴馬政府已經在這樣做。

  而對於亞太政策來說,奧巴馬不會輕易捨棄,反而會把目標變得更加明晰。過去幾年美國的亞洲政策,看似風風火火,但有兩個主要的缺陷:一是略顯操之過急,反覆攪起的摩擦已經引發了地區國家的疑慮和反彈;

  二是目標游移。美國到底是要通過積極介入、主導亞洲經濟合作,為美國經濟提供復甦動力,還是要通過製造和主導地緣政治糾紛,謀取戰略上的主動?這兩個目標有時候相互矛盾。而且美國逐漸發現,美國低估了中國在周邊地區控制局勢的能力。

  美國勢將對亞太戰略進行“再平衡”之後的“又平衡”。在我看來,在新的平衡之下,美國對亞太政策的目標將更加明確於政治接觸和經濟融入。美國目前階段沒有資本在亞洲製造麻煩,也沒有能力同時在亞洲和中東應對重大地緣安全震蕩。中美關係可能由此迎來新的轉機。美國的對華政策可能變得更具防禦性——加強與中國的溝通與互信,能保證中國不給美國“添麻煩”,就不錯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