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有戰爭罪行而未受到審判的裕仁天皇

http://www.CRNTT.com   2012-12-09 10:29:59  


裕仁天皇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訊/此間《世界知識》日前刊載文章“有戰爭罪行而未受到審判的裕仁天皇”,內容如下: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75周年紀念日。當年,日本侵略軍氣勢汹汹地殺向東北、殺向華北、殺向江南,一路上留下的是中國大地的重重廢墟和中國軍民的累累屍骨。但二戰結束後,卻有一個最大的戰犯,從來沒有受到過審判,他就是整個日本帝國的最高掌權者——裕仁天皇。亞洲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日本政府與美國做了交易,以保留日本天皇制為條件實現所謂“無條件投降”,裕仁天皇因此得到了庇護,逃過了東京審判。二戰後,裕仁天皇又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愛好和平的老人。然而,無論國際社會還是日本國內,對於裕仁天皇應該接受戰爭罪行審判的呼聲從來沒有停止過。筆者依據全球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會長、美國拉各斯大學教授李培德在《日本戰爭罪行:為了追求歷史的正義》中的論述,並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整理出此文,告訴讀者一個真實的裕仁。

  乃木希典大將對裕仁天皇的訓練

  在裕仁的早年,他受到了乃木希典大將的巨大影響。乃木希典是甲午戰爭的悍將、日俄戰爭的“英雄”。他教導年幼的裕仁,要求他勤儉、耐心,有男子漢氣概,在困境中鍛煉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乃木希典對理想君主的設想中,盡責與尚武同樣重要。乃木對裕仁的訓練非常嚴格:每天四個小時的晨練,接著用午餐——裕仁通常一個人吃西餐,喝一杯牛奶;下午再進行四個小時禮儀訓練,接著進行身體鍛煉和軍事技能訓練。

  在乃木的教導下,裕仁很早就認識到他身體的孱弱——他需要通過勤奮的鍛煉來克服它。儘管裕仁離乃木心中的理想君主形象相差很遠,但他仍以巨大的熱忱對待裕仁。1912年明治天皇駕崩,乃木在聽到消息後和裕仁見面長談了三個小時。乃木希典詢問裕仁在自己擔任校長的學校裡都學到了哪些東西。在這次長時間的談話中,裕仁始終不動聲色地坐著,生怕產生煩躁情緒讓他的老師失望。談話結束後,乃木和他的妻子雙雙切腹自殺,為明治天皇殉葬。消息傳出後,在裕仁天皇和他的兩個兄弟中,唯獨裕仁情緒失控,流下眼淚,不能說話,並且無法停止哭泣。而在他的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點卻是作為帝王不能表現出任何情緒。

  乃木希典對裕仁天皇進行帝王之術的培養是因人制宜的,且極具實用性。與希特勒刺耳的聲音,外向的、豐富有力的語言表達和善於表演的能力相反,裕仁給人的印象是羞澀的、局促的和內向的。在日本投降前,他幾乎不公開露面和發表演說。他沒有偉岸的儀表,他身材矮小,輕微駝背,聲音尖利,沒有出色的智力和想象力,以至於他的親信時刻關心他的健康狀況,怕他承受不了帝王的辛勞。他還不善社交,看起來缺乏安全感,以至於他1921年準備出國旅行的時候,諸多親信都表示反對。

  但實際上,在經過乃木希典的訓練和裕仁自己的摸索後,裕仁將帝王之術運用得出神入化。他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應該說話,什麼時候不應該說話。他實際上比絕大多數人認為的要聰明得多,精明得多,有精力得多。在他最初統治的22年(1924~1945年)裡,他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

  裕仁行事的第一要務就是保住皇位和統治權,就這點而言,他絕對是一個成功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