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安倍 “突破外交”在韓國碰壁

http://www.CRNTT.com   2013-01-10 10:13:21  


安倍特使額賀福志郎一行抵達首爾金浦國際機場前,一名韓國男子舉刀自戕,以示抗議。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黃彬華的文章《安倍 “突破外交”在韓國碰壁》指出,安倍首相“突破外交”的重點,一是要離間中韓關係;二是要補強美、日、韓“鐵三角”;三是要將韓國重新納入“圓經濟圈”,以恢復日本在東北亞的領導地位。但安倍這次急不及待進行外交冒進,既遭遇東北亞三國勢力逆轉,更因為日本右翼勢力抬頭,出現歷史問題再度倒退的危機,而使到東北亞國家不得不重新檢討彼此的關係。

  新年伊始,日本安倍政府已對鄰國積極開展“突破外交”。這是“安倍丸”啟航的信號。但日本海並不平靜,也不清楚“安倍丸”打算要在哪裡靠岸。

  回鍋再當首相的安倍晉三,雖然沒理由對政治怯生,卻似乎確實有些怯場。自己留守東京的首相府,卻派特使開始四出活動,其中最受關注的一團,是1月2日抵達仰光的副首相麻生太郎率領的緬甸團。再有是1月4日抵達首爾的前財務相額賀福志郎率領的韓國團。

  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訪緬的首要任務,一是當散財童子,二是要搶占緬甸市場,三就是要與人合力挖中國的墻角。日本在緬甸的處境,反正已有時來運轉的趨勢,麻生的任務應該不難完成。不過近期日本右翼的趾高氣揚似乎已經伸展到了海外,就在緬甸獨立65周年紀念日的1月4日,也就是緬甸擺脫日本軍事占領重獲新生的紀念日,麻生不僅還逗留在仰光,還到一個二戰日軍墓地參拜其所謂“戰爭亡靈”。

  這當然引起當地戰爭受害者,包括在緬甸的前中國遠征軍有關人士的抗議,這不僅是日本右翼東山再起的警鐘,也是對日本右翼趾高氣揚的警告。

  以安倍首相特使身份訪韓的前日本財務相額賀福志郎,既是安倍晉三的政壇“老搭檔”,也是日韓議員聯盟幹事長,一向是日本自民黨的所謂“知韓派”首腦。他的出使韓國原本沒有瑕疵,不過今天的日韓關係已不如往昔,獨島的紛爭、加上歷史的恩怨,再加上日本的外交笨拙,或是習慣於對韓高高在上的思想作祟,目的固然是要向韓國選定總統朴槿惠表示祝賀,事實上卻暴露了對現任總統李明博存在的無視,不僅沒有按照外交禮儀到青瓦台拜會現總統,事前也沒有給李明博政府先打招呼,在在顯示他對韓國政府的不敬,自作自受了所謂“日本特使”在金浦機場遭到冷遇的事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