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房價過高上漲過快 阻礙了城鎮化進程

http://www.CRNTT.com   2013-01-28 08:58:41  


 
  如何創新人口城鎮化的體制機制

  文章指出,戶籍制度改革是推進城鎮化的一個直接條件,但其背後更重要的條件是城鎮經濟發展對轉移人口的吸納能力、政府和社會對城鎮化成本的承受和消化能力,以及對既定生產關係和社會保障制度的調整和變革能力。

  目前,農村勞動力可以自由進入城鎮就業務工,但仍保留農村的承包田和宅基地。其好處是,進城農民在城鎮失去工作崗位或年老時還能回到原籍,不至於成為完全喪失生產資料的無產者,有利於保持社會穩定。其弊端是,繼續維持城鄉二元結構;降低土地利用效益,宅基地難以集約化利用;增加農村耕地流轉的難度,不利於土地規模經營;難以造就穩定、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既保持社會穩定又克服上述弊端,需要轉換思路,完善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機制,促進農民轉變為市民。首先,使進城農民有穩定的就業機會;其次,為進城農民建立與城鎮戶籍人口同等的社會保障體系。

  應當看到,東部沿海大中城市生活成本較高,大多數外來務工農民難以在這里定居,最終還將返回原籍。要使他們轉變為市民,需要建立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基金的跨省轉移機制,即外出務工農民如果不能在務工城市定居,包括個人和用工單位繳納的社保基金應全額轉移到原籍市縣的社保基金歸集機構,並進入個人賬戶。當其達到退休年齡時,可以享受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並在城鎮定居。這樣,才有可能使外出務工農民放棄農村的承包田和宅基地。當然,前提是必須尊重農民意願,但有關政策應朝這個方向引導。

  如何使房地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推進城鎮化

  文章表示,城鎮化的加快推進,必然會擴大對城鎮商品住宅的需求。2005年以來,城鎮商品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提高了城鎮化成本,阻礙了城鎮化進程。

  健康的房地產市場是實現城鎮化的必要條件,房地產政策選擇應有利於加快城鎮化進程。首先,明確城鎮商品房的基本屬性是保證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需的生活資料,把房地產政策的立足點放到優先保證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上,保證勞動者能以社會必要勞動費用即一定年限的家庭可支配工資收入,購買或租賃符合小康生活水平的商品住宅。其次,著眼於保證國民經濟各行業協調發展,把房地產行業的利潤率調節到全社會資本平均利潤率水平,抑制房地產行業的超額利潤。第三,促使國有企業成為建設公租房、保障房的主體,承擔平抑商品房價格和房租價格的社會責任。第四,適時開征房產稅,並實行差額累進稅率,對商品房交易增值收益累進徵收個人所得稅,用稅收杠杆抑制房地產投機。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