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海外置業高潮下的暗礁

http://www.CRNTT.com   2013-01-30 12:08:04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訊/在韓國,有些項目近七八成的房源都指望賣給中國人,而韓國有錢人則去了美國、加拿大和中國買房。此外,在英國大多數中國人不會英文,不懂得英國的房地產交易流程,對經紀人缺乏信任感,卻固執地堅持在中國買房的經驗。

  “當年美國西部淘金熱,吸引了無數探險者前赴後繼。但最後真正發財的人中,職業淘金者卻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大多數人是靠開設酒店餐廳,出售淘金工具以及製作牛仔褲而發家。”每當人們問到他為何遠赴倫敦開了一家美澳加顧問公司時,李春濤總是用這個故事來回答。

  李春濤今年40出頭,原本在浙江經營一家眼鏡工廠,2005年加入國內炒房大軍,2010年,又在朋友的推薦下趕了一把“海外置業”的潮流。

  幾次投資下來,李春濤覺得自己並沒賺多少錢,卻發現了另一個商機。

  “當時,倫敦的一位房地產經紀人告訴我,幾年前在倫敦買房的外國人95%以上是跨國企業的高管,可自從中國人來了,他們很快就占據了倫敦房地產經紀公司七八成的業務量。這些客戶不喜歡討價還價,也不會花太多時間猶豫糾結,是所有經紀人夢想的客戶。”李春濤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但另一方面,其中的大多數中國人不會英文,不懂得英國的房地產交易流程,對經紀人缺乏信任感,卻固執地堅持在中國買房的經驗,這經常讓倫敦的經紀人抓狂。這種現象讓李春濤看到了一個商機:開一家咨詢中介公司,全部都是華人員工,由華人為華人服務。

  2011年,李春濤在海外注册了一家“美澳加顧問公司”,專門為浙江投資者提供美國、澳洲、加拿大置業咨詢服務。運作模式是:李春濤先找到上述國家的華裔房地產經紀人,與他們簽訂合作協議,然後自己回國建立辦事處,吸引對海外置業有興趣的投資者。“類似於旅行社的地接制度,這裡接了遊客送過去,由當地旅行社帶團。”李春濤告訴本刊記者。

套現夢碎

  李春濤的公司成立後,生意比想象中紅火。

  “雖說這幾年實體經濟不景氣,但不代表那麼多民營企業的老板都沒錢了,他們對海外置業的熱情要超出外界的想象。國外同等價格房子的品質、結構、設計、裝修遠超過國內水平,而且是永久產權,很多人出國走一圈回來,就覺得國內房子不能看。”李春濤說。

  身為浙江人,自己又有親身的海外置業經驗,李春濤很快就贏得了同鄉的信任。不過,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對行業的了解越來越深,李春濤卻對中國人的海外置業高潮產生了質疑。

  2010年,李春濤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區購買了一套精裝修公寓,100多平方米,售價60萬澳元,換算成人民幣大約是300多萬元。這是李春濤在海外購買的第一套房產,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在北京、上海,同樣的地段和品質,起碼要500萬元以上。”

  之前做眼鏡生意時,李春濤就一直與外國人打交道,自己也會說一口流利的英文,所以買房和後續的安置沒有難住李春濤。除了房款外,李春濤又花了1萬多澳元律師費,交了2萬多澳元的稅費。隨後,他就將房產交給當地的中介公司打理。

  如果有人提出租房申請,中介就把租客的詳細資料發給李春濤,讓他自己來挑租客,每周中介準時把房租打入他的賬號。水電煤氣費用的支付及物業的維修保養全都由中介包下來,代價是租金的7%作為傭金。所有的事情,李春濤在杭州家裡的電腦上就能完成。剩下的事情,基本就是坐等房子升值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