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莫拿城鎮化當經濟增長工具

http://www.CRNTT.com   2013-03-16 10:33:41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訊/城鎮化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項重點,這也反映到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圍繞著如何推進城鎮化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但目前地方對城鎮化的一哄而上,給人一種“好經念歪”的感覺。

  華商報發表時評人鄧聿文文章指出,坦率地說,一些地方主政者目前優先關注的事項,恐怕還是GDP增長和財政增收。他們大張旗鼓推進城鎮化建設的目的,不外乎是城鎮化能夠帶來本地經濟的增長。

  有關統計顯示,城鎮化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大概能夠帶來7萬億元的市場需求。一些機構已經預測,由於有了城鎮化的政策保障,今年經濟至少能夠達到8.2%的增速,遠高於去年增長水平。由此可見,地方政府對城鎮化的熱心,更多是出於把城鎮化當做促進地方經濟增長的工具來考慮。

  文章認為,如果這樣來理解中央對城鎮化的部署,無疑就偏離了中央的意圖。中央之所以將城鎮化作為未來十年中國發展的大戰略,並強調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絕非僅僅意在經濟增長,而是旨在消除制約中國長期發展的城鄉差別、農民和市民差別,構建一個城鄉互補和共容的發展格局,以實現中國的現代化這個歷史任務。在這樣一個大戰略中,擴內需,保增長只是其中一方面。

  去年我們的城鎮化率為51.27%,按照13.5億人口計算,農村人口還有6.57億。假使城鎮化率以80%測算,即達到目前發達國家的水平,那麼,需要轉移的農村人口達到5.1億,平均每年轉移到城鎮的人口規模至少1300萬。所以,在中國推進城鎮化,是一件極其繁重的任務。何況,從當前來看,我們支撐城鎮化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還不高、城鎮化的產業結構也不合理,二元體制成為制約城鎮化的巨大障礙,也缺少建設和管理現代城市的經驗。這些都說明,城鎮化有遠比擴內需、促增長更為豐富和關鍵的內容,否則,城鎮化不但無助於解決目前已有的問題,還會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