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磚國家金融合作是為更好保護自身財富

http://www.CRNTT.com   2013-03-30 08:39:03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訊/金磚國家峰會推動金磚國家全面金融合作進程大大加速。事實上,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普遍走上了債務貨幣化道路。但長期債務貨幣化勢必嚴重侵蝕債權人資產和金融權益。因此,作為新興債權國的金磚國家如何“抱團取暖”,深化彼此間的金融合作、保護自身財富意義非常重大。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稱,金磚國家早已成為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的代名詞。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1年統計,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最近5年世界經濟增長的70%來自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其中金磚國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隨著2010年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陣營,2010年五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到了世界經濟總量的18%,貿易額占世界的15%。

  根本而言,金磚國家大都經歷了資源驅動型和出口驅動型增長模式,中國號稱 “世界工廠”,印度被譽為“世界辦公室”,巴西號稱“世界原料基地”,俄羅斯被稱為“世界加油站”,各國發展模式的趨同性是大都受制於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全球產業分工和金融分工,以至於成為發達國家在全球資源配置結構中的廉價生產基地和資源供應地,難以獲得在資源、市場、利潤方面的公平利益分配。

  目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對外資產餘額超過對外債務餘額,大都成為對外淨債權國,發達經濟體的對外債務餘額超過對外資產餘額,幾乎都是對外淨債務國。從外匯儲備餘額來看,2011年末,所有經濟體的外匯儲備合計10.62萬億美元,僅中國外匯儲備就占到了全球的1/3,俄羅斯外匯儲備占比接近7%,印度占全球份額超過或接近4%,巴西占比也在2%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