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彭博洩密風波震蕩全球

http://www.CRNTT.com   2013-05-27 10:21:52  


2013年5月13日,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交易大廳中裝設的彭博終端滾動著相關新聞。(時代周報圖片庫)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訊/彭博新聞社向其記者透露客戶私密信息的爆炸性新聞,連日來持續發酵。

  5月15日,中國央行和外匯監管機構加入全球主要央行,著手調查被稱為彭博“洩密門”的這起事件。

  這起爭議的核心,凸顯了彭博成立32年來的隱形矛盾:作為私人企業,彭博對公開財務和營運相當謹慎,但它卻又靠搜集和兜售大量資訊賺錢。

  彭博的商業模式也隨著這起爭議而露出冰山一角。“彭博模式是獨一無二的,你無法和其他模式比較。”致力於傳媒研究的前CBS副總裁彼得.赫福德在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表示,“基於客戶訂閱的彭博終端傳遞的不僅僅是新聞,他們主打的是財經信息,這是全球經濟世界的生命線。可以說,沒有彭博終端,你就無法成為一個多樣化全球性的企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彭博數據終端被全球央行、投資銀行和基金公司廣泛使用。對信息掌控的優勢為它在2012年賺進了80億美元。然而,也正是這種對信息的“無所不知”,也給彭博帶來新的誘惑以及爭議。

彭博“洩密門”

  洩密風波,源於彭博記者對美國高盛公司的一次採訪。

  前不久,彭博社駐香港的一位記者在對高盛某高管的採訪中,提到了該行的一位合夥人已經很久沒有登錄彭博終端機,於是發問:“該合夥人是不是離開公司了?”

  這次詢問引發了高盛對彭博社記者能夠通過其終端機追蹤用戶信息的擔憂。高盛擔心,通過終端,彭博可以看到客戶的各種私密行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盡在彭博公司掌握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