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讓正確的改革處方產生療效?

http://www.CRNTT.com   2013-06-14 07:52:35  


要讓中國經濟真正步入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軌道最根本的辦法和措施還是要加大改革力度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訊/眼下的中國經濟,正面臨通縮的風險。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3年5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0%,環比下降0.6%。這是2012年3月以來,PPI連續15個月處於下行通道。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時評人譚浩俊文章表示,雖然PPI下降,不代表經濟下行。在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只有PPI出現下降,經濟過熱的矛盾才能得到化解,通貨膨脹的壓力才會減輕。但是,按照目前的經濟運行狀況,PPI這麼長時間連續處於下行通道,總不是什麼好事。至少說明經濟的景氣度是嚴重不夠的。

  此次PPI連續下降,是建立在這兩年來中國各項穩定經濟增長措施相繼出台、投資仍保持較高增速、金融數據十分完美、社會融資規模十分龐大、M2一直保持較高增速的情況下。從PPI的表現來看,政策和資金的作用並沒有能夠十分有效地反映到經濟運行上來,反映到企業的身上。正因如此,對當前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況更加擔憂。

  文章指出,如果沒有出台相應的經濟刺激政策,如果投資一直比較理性,如果金融和社會融資不是那麼熱,或許對PPI連續下降還不必過於擔憂。現在的問題是,兩者已出現完全相反的現象,就不能不引起高度關注與重視了。

  眼下,中小企業運行困難,而集中了比較多的大中型企業的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又因產能嚴重過剩而困難重重,幾乎都是以行業為單位進行虧損。那麼,PPI又怎麼可能出現反彈和回升呢?

  面對PPI連續運行在下行通道,且金融和社會融資、社會投資等仍然增速不減,中國必須重新審視當前的宏觀經濟政策,並作出合理調整。不然,經濟運行狀況很難得到有效改善,經濟復甦的內在動力也很難得到發揮。在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經濟已經出現復甦的情況下,曾經喊出過 “率先復甦”口號的中國,不能再讓經濟昏睡了,也沒有任何理由和條件讓經濟繼續昏睡了。

  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日前在2013年成都財富全球論壇上表示,中國政府已經診斷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也開出了“正確的處方”。他認為,中國需要重啟改革,轉變長期以來對基礎設施投資和出口的依賴,轉向依靠消費和服務業的內需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