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越南和中美兩強的“錯亂”夥伴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08-06 08:23:23  


7月25日張晉創率高級代表團正式訪問美國,確定兩國建立“全面夥伴關系”。圖為張晉創與美國總統奧巴馬。
 
  亞太區域,成為中美兩國的博弈場。作為區域強者,兩國有足夠的博弈舞台。中美兩國元首有著浩瀚的太平洋,容得下兩國的戰略共識。但在具體的策略手段上,美國的牌更多:日本、菲律賓和越南都是,TPP也是;中國則陷入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甚至印度的領土爭端,不可自拔。美越“全面夥伴關係”,拋卻外交辭令上的光鮮信息,內涵上的美越“夥伴”,就是在制衡中國中各取所需,相互利用。但是,越南不是美國盟國,美國對越南不具安保責任。兩國“全面夥伴關係”的戰略性更差,主要以策略為主。因而,對於美越“夥伴關係”的認知,越南也是基於現實利益的抉擇——不得已而為之,卻又充滿矛盾性。

  6月18日至21日,張晉創訪問中國,中越兩國關係的定位是“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顯然比美越關係高了一個檔次,而且更具戰略性。但在旁觀者看來,美越關係的實質性更強一些,中越關係更像是照本宣科。這正是越南的矛盾所在。對於強大的中國,越南比日菲有著更為根深蒂固的疑忌,但是在島嶼主權爭執方面,避免和中國直接衝突,以談判化解分歧,也合乎越南的現實國益。

  意識形態因素也是越南面對中美兩強時的難題。越南的革新開放借鑒自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國之路,也代表著越南的未來。中越兩國的意識形態趨同性,決定了越南對中國的感情是悲喜交加。中國富強,證明越南學習中國的革新開放走對了路,越南堅守的社會主義之路也就充滿了希望與未來。在意識形態上,越南和中國的關係的確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相比之下,奧巴馬當著張晉創的面批評越南人權問題,也體現出美國對中越同樣的意識形態偏見。

  中國的富強也讓越南感到不安,強鄰在側以及兩國的領土爭端,在越南看來是最現實的威脅。在中美之間,越南的選擇是糾結錯亂的,意識形態上親中國,地緣博弈中靠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