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內生性技術進步才是中國經濟源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3-08-16 08:20:45  


相比差不多五年前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這次的確有諸多不同:投資定位更準確,目標更明確,更有利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未來可持續發展。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訊/在穩增長成為當前經濟政策重要目標指向的當下,為緩解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作為強勢市場主體的各級各地政府,此刻再度拾起了投資政策工具。預計隨著以基礎設施和項目改造為主要架構的投資政策的陸續出台與落實,下半年的經濟指標有可能企穩回升。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表示,不過,儘管此輪投資被認為結構有所改良,投資主體也相對合理,但依然擔心此輪不乏定向刺激色彩的大手筆投資可能帶來的負效應。

  改革開放以來,“投資”在中國經濟增長的變遷史中一直占據著很大比重。直到今天,投資依然是各級各地政府推動經濟增長的首要依靠。例如,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20.1%。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是45.2%,拉動GDP上漲3.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是53.9%,拉動GDP增長4.1個百分點;足見經濟增長對投資的過度倚重。用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的話來說,中國投資需求潛力依然巨大,支撐投資增長的基礎比較穩固,全年投資有望保持穩定增長。相應的,下半年,國家將採取多方面措施,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

  依照有關專家的說法,新一輪投資主要是通過增量資金投入,帶動資本的存量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而且政府不再大包大攬,其資金只是起引導作用,把更多投資機會讓給了民間和市場。相比差不多五年前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這次的確有諸多不同。投資定位更準確,目標更明確,更有利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未來可持續發展。此輪投資的目標針對性、投資結構和投資主體相較於前一輪大規模刺激計劃確實有所改善。這是理當肯定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