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專訪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

http://www.CRNTT.com   2013-08-29 14:17:54  


 
  阿多尼斯認為,“自知無知”是人類從古至今最大的智慧,“每個人都不了解自己,不是災難,恰好是人的幸運”。這個悖論其實可以引申使用,比如“熱愛一個被遠離的故鄉”,比如“以沒有身份為身份”。這類表述的精髓在於讓一個概念、一種行為永遠處於被反思、被動搖、被解構之中,永遠不成型,永遠不穩定,因為穩定下來就意味著關閉頭腦,意味著自以為是、停滯和懶惰——而懶惰是世上一切專制的終極土壤。

  在8月2日的媒體群訪中,他再三得到重申這些基本觀點的機會,記者們對標準答案的渴望之熱烈,讓他採用一種近乎不可知論的態度來應付。但有時他也會下斷語,如有人問及近期某國舉辦將詩歌付諸演唱的表演時,阿多尼斯當即直言:“這根本不是詩,而且問任何一個真正的詩人,他們都會告訴你這不是詩。”

  阿多尼斯的清醒總是得到盛贊,觀察他的回答,往往是在消解提問者腦子裡的一個個淺薄固見,一個個對標準答案的企求——每個尚未學會反思的人都會企求這類東西,因為它們能讓自己不再提問下去。阿多尼斯這次講了這麼幾句話:“人的力量和生活的魅力,不在於答案而是提問。人的一生是用來提問的,這是人與其他生物的本質區別,只有人能對世界提出問題。我這輩子,一直堅持這種獨特性。”其實大凡真正的詩人,都在身體力行這一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事。北島的那首代表作,雖然名為“回答”,實際上其力量也在於“我不相信”,一種質疑的口吻。就這麼簡單。

  8月4日,“詩歌來到美術館”第7期活動,主角是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同時舉行的還有詩人的繪畫展“白晝的頭顱,黑夜的肩膀”。這是阿多尼斯四年裡第四次來到中國。

  8月5日,《外灘畫報》對阿多尼斯做了一個半小時的專訪,更深入地了解這個長期對穩定持譏諷和批判態度的靈魂。阿多尼斯的詩大多柔美、清新,富有世俗化的詩意,他從 13 歲起就在父親的指導下接受詩歌訓練,從未被宗教侵入過思想,成人以後便一直站在伊斯蘭世界內部紛爭的最外圍冷眼相看。訪問一開始,他就決絕地否定阿拉伯文化,說了許多狠話,這些話的感染力之強烈,足以敦促我們重置對自己的過去的態度。

  訪談是從阿多尼斯所撰的一部名為《穩定與變化》的文學史大著開始的。不同於之前所有阿拉伯文學史撰述,這本書以流動的文字、思緒和結構來書寫文學人物及其創作,重估伊斯蘭宗教、政治、文化和歷史。他用力推動每一種可能進入穩定的東西,包括他自己的寫作在內。對那些試圖拔高詩歌創作的提問者,他平靜地說,這世界無限廣大,有無數的事情正在發生,而詩歌只能處理其中的一點點。

  B=《外灘畫報》 A=阿多尼斯(Adonis)

  B:阿拉伯文學,是否等同於伊斯蘭文學?你的《穩定與變化》寫的是伊斯蘭文學史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