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為何“寫詩軟件”在中國大有市場?

http://www.CRNTT.com   2013-11-29 14:07:44  


 
 02
大眾娛樂時代 讀者遠離了雅文化

   閱讀成個性化休閑 詩歌逐漸失寵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文化傳播的方式日趨多元化。尤其是網絡科技的進步,讓文化傳承的形式出現了革命性的改變。以前的文化欣賞方式比較單一,而現在則變得異常豐富。在互聯網時代,文字、圖片、影視、動漫、遊戲等一體多元的文化消費方式慢慢成形,給大眾不斷帶來新鮮的刺激。當受眾一次性面臨如此多的文化消費產品時,最直觀、體驗最好的無疑會第一時間獲得受眾的喜愛。
    
  改革開放後,尤其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讀者也出現了明顯的價值分流。這時候的中國讀者擺脫了時代主題的限制與束縛,讀書成了純個性化的行為。讀書的價值取向變成求知、消遣、娛樂,精英閱讀逐漸向大眾閱讀過度。閱讀變成個性化的休閑之後,讀者更傾向於閱讀有趣味的書籍,如小說等故事性很強的書,對詩歌等純文學領域的書籍漸漸失去興趣。

  隨著城市化的進展,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讀者群體集中在城市中,而城市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生存壓力也越來越大。生活環境的改變讓讀書變得更為功利化、粗淺化。在這種生存環境與生活狀態下,只能流行快餐式閱讀。 從當前的出版格局可以看出,銷路較好的書要麼是童書,要麼是工具性強的書。文學類的書整體處於萎靡狀態,詩歌已經完全失去地位。

  大眾娛樂多元 讀者詩歌欣賞水平降低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讀書並不單純是為了個人,而是背著時代的責任。當時的時代主題左右著個人的讀書價值取向。如,“五四時期”中國思想文化的主題是“反帝反封建”,抗戰時期是“民族救亡”,五六十年代是“階級鬥爭”等。在這些時代,閱讀有著很高的時代使命意識。從當時流行的書籍可以看出這種趨勢,如抗戰時期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建國後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隨著民眾消費需求的改變,文化消費變得通俗化、簡單化。這個趨勢對純文學是個巨大的衝擊,而詩歌受影響最大。新世紀以來,詩歌順應時代,逐漸庸俗化、簡單化,向大眾文化靠攏。陳思和先生認為,這種趨勢讓中國當代作家的整體創作水平出現明顯的下滑。詩歌的通俗化、簡單化也降低了讀者的欣賞水平。當代讀者對詩歌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格式上,只要寫得像詩,仿佛就是詩。於是,羊羔體大行其道。
 
  中國讀者只懂詩歌的形式而不懂欣賞詩歌的內容,於是寫詩軟件便獲得了登堂入室的機會。用寫詩軟件寫出來的詩,格式完全按照詩歌的形式來,但內容上詞句胡亂搭配,幾乎沒多少內涵。這樣的東西在中國讀者眼中已經算是詩了,欣賞能力之低真是可悲可嘆。正是這個多元的大眾娛樂時代,讓讀者遠離了純文學,遠離了詩歌,遠離了雅文化。而寫詩軟件是大眾娛樂精神送給讀者的最具諷刺意味的禮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