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提塔南·蓬蘇迪拉克:泰國的民主無序

http://www.CRNTT.com   2013-12-11 10:15:56  


12月9日,反政府示威者在泰國曼穀游行。泰國總理英拉當天上午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解散國會下議院,并將迅速確定重新大選的日期。新華社/路透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訊/從泰國到土耳其到烏克蘭,執政的多數派和少數派選民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甚至威脅到了民主合法性本身。發酵中的曼谷危機—政治少數派走上街頭意圖推翻總理英拉的民選政府—便是很好的例子。

  英拉的為泰黨(Pheu Thai Party)在2011年泰國大選中獲得絕對多數,在500個席位的下院中獲得265席。但反對黨民主黨—獲得159席,主要來自曼谷和泰國南部—最近一直在首都舉行示威。所謂的“民主改革人民委員會”(People’s Committee for Democratic Reform,由前民主黨議員特素班(Suthep Thaugsuban)領導並獲得曼谷勢力的支持)實際上在嘗試一場政變。

  示威的起因是政府試圖實施大赦,取消前總理他信—英拉之兄、為泰黨創始人,2006年被軍隊推翻—身上的腐敗和濫用權力罪名。(同時也將取消針對民主黨領袖、前總理阿披實的謀殺罪名。)但英拉隨後收回特赦的努力並未平息反對浪潮。

  事實上,街頭示威因為新的仇恨而被強化和放大了。英拉政府拒絕接受憲法法院關於不准許將半指定性質的參議院變為全部由選舉產生的法律的判決。政府聲稱憲法法院沒有超越憲法修正案的司法管轄權。人民委員會認為這一拒絕行為是為了施壓國王簽署這項法律—因此威脅到了王權和國王在泰國的崇高地位。

  即使不同意,人民委員會的立場也值得一論。自世紀之交以來,他信的政黨機器利用民粹主義政策克服了來自軍隊和憲法法院的一直存在的挑戰,在每一次選舉中都擊敗了忠於國王的保守的民主黨。

  反對勢力的崛起既是因為他信的腐敗行為,也是因為他長期獲得群眾支持。最近,反對黨派開始衝擊政府部門,要求由國王任命政府。如果他們成功,為泰黨支持者就可能在曼谷失勢,一如2009—2010年在“司法政變”解散了他信的人民力量黨(People’s Power Party,為泰黨的前身)、民主黨組建臨時政府後所發生的事情。但是,此次示威者的憤怒更有過之,賭注也比上一次高得多,因為王權在泰國選舉民主中的角色正在遭受考驗。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