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民進黨與柯文哲一拍兩散的機會很大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09:21:40  


 
  當然,這並非等於是“台北市長徵詢小組”不負責任,因為該小組所遇到的複雜局面,不要說是該小組束手無策,就算是將這個燙手山芋拋給民進黨中央後,黨中央也將會左右為難,進退失據:究竟是採用一階段民調還是二階段民調作業?無論是哪一階段作業,都各有利弊,只能是採用利多一些,弊少一些的方式了。

 如果是採用“排外”的一階段民調方式,顯然是乾淨俐落,在對五名黨內參選人進行民調並決出勝者之後,由民調最高者代表民進黨出戰。這是符合政黨政治及民主選舉規律的常態,對得起全體黨員和黨的內部規章。

  如果是採用二階段民調,就是在五名黨內參選人中決出最高民調者後,再以其在與柯建銘之間進行民調,最後由民調最高者參選,並以民進黨的名義提名,及負責輔選,包括提供選舉經費及組織動員。這樣做,很明顯與狹義的政黨政治存在著落差,也不符合黨員的權益,但卻符合“以勝選為最大利益”的政治訴求。

  但從目前情況看,倘是採用第二階段民調,民進黨必定要“被迫”提名不是本黨黨員的柯文哲,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這種情況,並非不可能,而且過去也有先例。二零零零年“總統”選舉,新黨就提名了無黨籍的李敖代表該黨參選,不過,仍配搭了一位黨籍人士馮滬祥作“副總統”候選人。

  因此,民進黨台北市長徵詢小組決定將矛盾上交,確實是有其難言之隱。一方面,顯然是不願摻和這場頗為無聊而又無奈的紛爭,另一方面也沒有這方面的權限。實際上,該小組只是一個臨時的任務編組,在就市長參選人作出民調後就立即解散,沒有決定提名人的權力。如果是交由台北市黨部處理,可能還可以在自己的權限內有所決定。但黨部主委往往也是黨內某一派系的人,可能又將遭其他派系批訐“有私心不公”,不若徵詢小組的成員中,有各主要派系的代表人物,較為不會遭到非議。

  但台北市長徵詢小組卻連民調也不做,似有卸責之嫌,將燙手山芋拋給黨中央,自己則乾手淨腳。當然,在連黨中央也無所適從之下,徵詢小組即使是進行民調,也只能是在具有黨籍的報名者之間進行,無權顧及屬於黨外人士的柯文哲。既然已經有黨職人士建議以兩階段方式決定提名人選,這已超出徵詢小組的權限,因而將矛盾上交,還是情有可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