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關係的“3T”困擾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09:54:24  


 
  美國重返亞洲和亞洲再平衡的地緣戰略,造成了中美兩強別具一格的博弈棋局。首先,美國此舉等於在東海和南中國海扔下了兩枚深水炸彈,激發了日本和菲律賓以島嶼主權對抗中國的鬥志,中國陷入和鄰國矛盾的困局中;其次,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領導力和仲裁力加強;其三,美國也收獲了重發亞洲戰略不平衡的副作用,日本走得太遠,在歷史和慰安婦問題上的倒行逆施,使其在東北亞變得孤立。中日關係的惡化,也使美國擔憂被牽涉入新的“太平洋戰爭”中。

  在亞太區域,美國依然是盟主,在中日關係上充當著仲裁者的角色。但是考量2013年的外交,美國相當尷尬,奧巴馬被內政惡鬥所纏繞,同時陷入“棱鏡門”事件中。埃及內亂,美國無能為力;敘利亞亂局,奧巴馬又被普京搶了風頭,相比之下,中國外交大開大合,新一屆中國領導人,和歐洲和金磚國家外交大戲一場接著一場,當然也包括中美兩國元首“莊園會”。

  美國戰略力量雖依然一超獨強,但是美國外交的影響力在相對降低。美國只能靠和中國低烈度的對抗來彰顯本國的戰略力量存在,達賴顯然成為奧巴馬的一顆外交棋子。而且,在現實的情境下,美國也只能從傳統的、結構性的“3T”(貿易Trade、台灣Taiwan、西藏Tibet)入手。困擾的是,中美貿易這個“T”一直在用,而且從人民幣匯率到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再到對華各種貿易戰,中美之間越戰越聯繫密切。即使經過全球經濟危機,中國在2013年還是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貨物貿易大國。台灣這個“T”,美國用起來亦不順手,兩岸關係的持續好轉,讓美國無法再用傳統的售武杠杆來撬動變異。唯有西藏這個“T”,流亡在外的達賴喇嘛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但行將末路的達賴喇嘛,也只能披著華而不實的宗教和文化外衣,為美國所用。

  奧巴馬和達賴喇嘛談談宗教、聊聊文化,也算是現實上的事實。儘管如此,奧巴馬會見達賴,卻脫不了政治外交上的行政意涵——只有美國才能屢次挑戰中國核心底線,以證明美國的全球老大地位。

  當然,以“3T”武器直接刺激中國外,奧巴馬還有其他目的。即在即將訪日之前,讓日本感受到美國制衡中國的力量,以安慰日本。

  因為安倍“拜鬼”,美國表示失望;國務卿克里訪華,更確認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他對中美關係的評價是非常“有建設性”、“積極”,中美要為“大國關係樹立榜樣”。這讓日本難堪,日本官員反稱對美國“失望”。奧巴馬訪日前會見達賴,旨在製造中美結構性矛盾難解的印象。帶著中美衝突去訪日,對日本是安慰,也是在落實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更在證明美國在中日間協調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定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