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剛:中共大規模反腐超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14-03-14 10:44:05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訊/學者陳剛今天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中共大規模反腐超預期》指出,中國重擊腐敗將使各級政府官員把過分集中在經濟領域的注意力,轉向其他領域,如環境保護、社會保障、收入差距和文化建設等。這些領域才是現代政府更應該關注但卻被長期忽視的方面。

  自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以來的一年多時間裡,已先後有20餘位副部(省)級及以上高官,因貪腐等問題被宣布接受調查,這樣猛烈的反腐風暴在改革開放時期是第一次出現。根據中國檢察部門提供的數據,在2008年到2012年期間,每年平均大約只有六名副部級及以上官員因貪腐落馬。由於中國目前已是舉世矚目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強大的反腐陣勢不僅在中國國內引起強烈反響,而且勢必引發世界各國對中國超常規反腐的關注。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腐敗問題在各國都是一個不斷升溫的話題。世界著名清廉指數的發布者——透明國際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報告顯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許多地區的腐敗問題都趨向惡化。因此,中共的大規模反腐,對於中國國內乃至世界範圍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可能都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如果只是認為嚴厲反腐,會對個別官員微觀層面的預期和行為產生影響的話,可能會低估反腐運動在宏觀和思想層面的長遠作用。事實上,反腐和節約運動最可能對中國最近20年所形成的經濟發展至上(GDP主義)的官場文化,帶來沉重打擊。

  中國政府主導建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西方有時稱之為國家資本主義),在經濟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國家各項經濟指標和在世界的經濟排名節節攀升。然而,這種高速的經濟增長也帶來了貧富分化、物價房價高漲和環境污染等各種負面問題,給國家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在探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時,一些觀察人士把主因歸結為中國官場形成的盲目追求地方經濟發展的GDP主義文化。在這樣的文化下,各級官員都陷入了瘋狂追求各類經濟指標的競賽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