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克里米亞成冷戰新起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10:23:26  


 
  反觀克里米亞全民公投,雖然它得到了壓倒性的支持,但當地並未發生俄羅斯族受到廣泛承認的壓迫和迫害的現象,而毋寧說是烏克蘭國內政治鬥爭發酵後的一種後果,因此從政治上來說它並不具有充分的正當性和合法性,與當今的國際法也存在不少距離。

  克里米亞自恃內有俄羅斯族占多數的優勢,外有俄羅斯強援,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將會帶來諸多不良後果,尤其是國際法和國際政治倫理與規則的災難。按照俄羅斯的邏輯,其境內的車臣當年的民族自決權也應當受到尊重,然而全世界人民都看到如今言必稱“國際法”的俄羅斯對它所做的一切。

  俄與西方的地緣政治競爭

  烏克蘭問題牽涉著複雜敏感的國際競爭背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歷史淵源極為深遠複雜。俄羅斯即使不是將它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那麼至少也是當作不可侵犯的“後院”。冷戰結束後,烏克蘭成為西方和俄羅斯價值觀和地緣政治博弈最重要的戰略前哨,彼此進行了長期的尖銳鬥爭。

  對俄羅斯而言,確保在烏克蘭及克里米亞的存在,既是其國家利益在周邊的延伸,也是其保持地緣政治優勢的需要,更是普京雄心勃勃計劃回歸世界舞台所必須依靠的戰略支點。而從俄羅斯內部來說,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普京大帝確保至嚴威權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普京將不會害怕做“孤膽英雄”,展開戰爭。

  對於美歐來說,烏克蘭亦是必爭之地。從遠期戰略來看,遏制普京的超級大國夢,烏克蘭作為毗鄰俄羅斯的大國,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價值。因此,戰爭也是美歐的可能選項。

  正如外界所看到的,烏克蘭危機已經超越了區域和雙邊關係範疇,具備了世界意義。

  普京如果最終從法律上確認克里米亞從烏克蘭獨立並歸屬於俄羅斯,那麼將成為冷戰結束後最嚴重的國際政治事件,俄羅斯與西方將在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形成新的接近於冷戰的格局。

  另一個可能是,俄羅斯實施“戰爭邊緣戰略”,在最後時刻進行政治妥協,放棄吞並克里米亞,並與西方一起重新確定在烏克蘭的利益格局。但為了從政治妥協中獲得他想要的利益,他會充分打好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全民公決回歸俄羅斯這張“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