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在混博士?

http://www.CRNTT.com   2014-04-11 12:05:54  


 
  不過,也有不少學校招收可以同時頒發學歷證和學位證的在職博士,這種“雙證”博士被認為含金量較大,攻讀難度也更大,入學時需要參加學校統一命題的考試。

  比如武漢大學2008年開始制定的“單獨選拔優秀人才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的政策,招收的學生簡稱為“優博生”,對報考者的資格要求包括取得碩士學位5年或本科畢業取得學士學位10年、需在近5年內取得科研成果或管理成果等。從該招生計劃曾經公布的通過資格審查的名單看,報名者大多是政府官員和國企中層管理人員。

  在通過入學考試之後,在職博士的課程安排通常集中在每個月的一個周末。一名在職博士報考顧問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都需要上課,但是可以請假。”

  跟全日制博士一樣,在職博士最後畢業、獲得文憑,需要發表文章、通過論文答辯。不過,一些學校的標準會“相對寬鬆”。當時代周報記者向一名中介咨詢人員表示希望讀一個好畢業的在職博士時,對方推薦了某院校的金融學在職博士,並表示一般只要到課,畢業都很“順利”。

  不過在職博士畢不了業也很常見。比如在中國人民大學任職的知名經濟學者吳曉求,曾對媒體吐槽自己不願招在職博士,並提到該校讀博5年以上還沒有答辯的博士生中,95%以上都是在職讀博的官員。武漢大學北京研究院負責“優博生”計劃的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一些學員沒有時間上課、寫論文,往往需要延期,且這在各高校的在職博士中很普遍。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大部分學校都會要求在職博士生在3-5年內完成課程考試以及學術科研論文。但是通常都可以延期,有的甚至可延長到七八年。

  許多外地的高校為了方便學員上課,一般會在諸如北京這種需求集中的城市設有外駐機構。比如上述武漢大學的“優博生”,以校外研究生班的方式進行組織,專業課在北京上,公共課才需回本校上。

  “如果完全憑借自己的實力,是非常難的,”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對一般官員能夠獲得博士學位很是懷疑,“首先是考試選拔這一關很難通過,其次是專業論文創作和發表難,三是畢業論文難寫作和通過。但對於一些有門路的官員來說,這都不是問題—考試時導師可以關照,錄取時學校可以放寬條件特殊照顧,論文可以找別人代寫、找關係發表,畢業論文可在導師特殊關照下過關。”

  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曾經公開指出官員“混博士”的方法:入學考試往往瞞天過海,或者名義上報考統招生,實際上參加校外班單獨考試。或者考試舞弊,甚至根本沒有經過考試就取得了入學資格;上課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由秘書代聽;考試由秘書代考或者根本不考,反正總有辦法得到高分;論文可以找人寫,答辯委員會的成員可以提前“做工作”。

  “官員在職獲得高學歷、高學位的,人們有充分理由懷疑其學歷、學位的含金量。個人認為,有相當多的官員,其真實能力和水平與其高學歷、學位並不相稱。”陸群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