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烏克蘭的悲劇

http://www.CRNTT.com   2014-04-18 11:18:52  


 
  三是經濟每況愈下,人民困頓失望。烏克蘭在蘇聯時代是俄羅斯和歐洲的糧倉,是工業最發達和富裕的地區。國家獨立並轉向西方體制的結果卻是,私有化成果被寡頭攫取,經濟形勢不斷惡化,居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幾乎成了獨聯體中表現最差的國家,國家主權評級被降至與希臘同等的3C級。這一方面與烏政客擅長權力鬥爭,貪污腐敗,治理無能,社會和政局持續動蕩有關。另一方面與烏經濟結構不合理,烏俄關係不合有關。

國際勢力積極插手推動危機升級惡化

  烏克蘭經濟屬於前蘇聯經濟體系的一部分,主要產品一直採用前蘇聯標準,銷往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如果轉型採取歐洲標準,意味著企業全面倒閉,經濟崩潰。因此,俄羅斯一直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貿易依存度達30%以上,石油天然氣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但2004年“橙色革命”後,烏主要政黨心向西方,積極推動加入歐盟,烏俄關係不合,政治與經濟撕裂,經貿關係惡化,對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烏克蘭地處聯結歐亞大陸的重要樞紐,一直是大國必爭的戰略要地。烏克蘭獨立後,既不能割斷與俄羅斯的傳統歷史淵源和經濟關係,又難以改變民眾向往西方、希望融入歐盟的意願,陷入自我撕裂之中,也為外部勢力介入提供了契機,西方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爭奪較量不斷。

  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俄羅斯民族和文明的發源地,是俄羅斯防禦北約東擴的最後屏障和實現大國復興的關鍵一環,俄羅斯輸歐油氣管道經過烏克蘭,克里米亞一直是俄黑海艦隊的所在地。失去烏克蘭,俄羅斯將徹底淪為一個三流國家。因此,面對美歐支持烏反對派發動街頭革命,接管烏克蘭,“去俄羅斯化”,予以強硬反擊,先增兵控制克里米亞,支持克里米亞公投,後接納其加入俄羅斯,占據了國際博弈主導權。

  對歐盟而言,烏克蘭是歐盟和北約東擴、擴大自身影響力的重要一環。但是,鑒於烏克蘭之於俄羅斯的重要性、烏克蘭經濟困頓以及自身正經受債務危機困擾、俄歐經貿關係緊密等實際,不願草率接納烏克蘭和制裁俄羅斯,而與俄交惡,損及自身,因而一直持慎重保守態度。

烏克蘭將陷入反覆動亂和危機之中

  對美國來說,在烏克蘭沒有直接利益,但是烏克蘭局勢關乎其全球霸權地位和影響力。支持烏克蘭“計劃”加入歐盟或者陷入動亂,可以牽制和拖累俄歐,阻礙中俄歐合作,強化歐美關係和北約組織,提高自身國際博弈能力和影響力。因此,美國政府直接介入烏克蘭局勢,支持反對派和臨時政府,對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予以警告、施壓和制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