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志軍訪台後應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http://www.CRNTT.com   2014-05-06 08:47:19  


 
  但從“太陽花學運”中提出的某些相對合理的訴求來看,可能也存在著另一種形式的“深水區”,那就是實施此前的惠台措施,可能都是停留在“淺水區”亦即表面上的,只是對大財團、大中盤商、大社團等有利,而並惠及於全體台灣民眾,尤其是“三中”亦即中南部、中小企業、中低階層。雖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調整採購方式,繞過中盤商,直接到漁農產地商簽採購協議,但仍是“點”上的,未及於“面”。

  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孫亞夫所指的“更全面、更具體、更深入、更細緻”的意涵。更全面,當然就是要全面準確,不要掛一漏萬,不要只顧“點”而不顧“面”,而應要由“點”向“面”發展,惠及各個階層尤其是基層,惠及各種規模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更具體、更深入、更細緻,就是要有針對性地推出各種具體項目,腳踏實地,一頭紮入基層,而不能流於形式,只顧表面上好看的轟轟烈烈。

  國台辦前任副主任鄭立中,曾經跑遍了全台灣各個鄉鎮,與漁農民打成一片,包括民進黨人士,瞭解到不少真實的民情。因年齡關係,他已辭任國台辦副主任,但仍是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因而仍應繼續他的行腳,不輸於宋楚瑜。即使日後再因年齡關係而辭去海協副會長,仍可以“老涉台工作者”的名義,繼續瞭解真實情況。鄭立中的這一優良作風,應擴及涉台機構中所有具有適當條件的人士。

  這個人想起了九十年代初傳誦一時的“中南海的下午茶”熱潮,台灣地區的一些“深藍立委”,紛紛獲得江澤民的茶話接待,並直接深入交流對話。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大突破,但也引發異議,因為參與者的政治光譜都是“深藍”,並未包括國民黨的本土派,及當時部份支持兩岸交流的民進黨“立委”,因而被指瞭解情況不夠全面,因而反映在當時的對台政策上,也是不夠全面的。

  現在,既然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就應全面準確地瞭解台灣人民的想法。由於台灣社會多元紛雜,各種思緒都有,因而不能將部份台灣民眾的想法,當作是全體台灣民眾的想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