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五原則”體現台灣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14-06-02 08:33:04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中)和前台“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右3)等27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呼籲用“大一中架構”取代“一中原則”。圖片來源:台灣中央社
  中評社北京6月2日訊/5月27日,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前外事主管部門負責人程建人、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前海基會副董事長焦仁和、淡江大學陸研所所長張五岳等人新聞發布會,提出處理兩岸問題的“大一中架構”及“五項原則”。由於發起人都是熟悉兩岸事務的重量級卸任官員和學者,而且政治立場橫跨藍綠,因此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重在實現藍綠和解

  島內藍綠卸任政治人物和學者提出“五項原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實現島內和解,期待藍綠在兩岸議題上達成共識。

  首先,在紅藍綠三方互動中,共產黨和國民黨早已實現和解,民進黨也在規劃與共產黨的交流,唯獨島內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沒有共識。實際上,在三方互動中,最需要首先達成共識的就應該是在藍綠之間。如果島內都無法達成共識,遑論與大陸進行談判,從而達成兩岸的共識?

  其次,藍綠無法就兩岸議題達成共識阻撓了島內經濟社會發展。在攸關台灣發展的諸多重大議題上,藍綠政黨有著相同或者相似的主張和看法,如都主張強化台灣防務、提升台美實質關係、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簽署FTA、消除島內貧富差距等等。唯獨一項重大區隔就是在兩岸關係方面,而兩岸關係又恰恰影響到島內安全、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的發展,是台灣發展最為核心的議題。

  再次,基於選舉政治,島內政治人物無暇也無意實現藍綠和解。由於民主政治的短視性,政治人物難以提出具有遠見的主張和觀點,因此不可能提出對台灣未來發展最為有利的政見。而且,島內獨特的統“獨”選民結構,決定了政治人物難以在短時期內跨越藍綠。在各類選舉尤其是“大選”前,炒作統“獨”仍是獲取選票的最有力手段之一。在勝選後,基於對社會發展的良心,即使做出一些藍綠和解和實現“全民總統”之類的作為,最後仍是一場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