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才能減輕外儲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6-16 09:01:28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訊/國家外匯局總經濟師黃國波和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6月12日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時披露了一個重要信息,截至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4萬億美元,並坦承由於大規模的外匯儲備不能被實體經濟吸納,因此4萬億外匯儲備所帶來的直接收益和間接收益都不足以抵消產生的問題和國家為此承受的代價。

  北京青年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俊生文章稱,對於外匯儲備,中國一直實行著嚴格的管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特別是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在最近10年里,外匯儲備足足漲了10倍,目前達到的4萬億美元占到了全球外儲總量的1/3,比起世界第二的日本高出了一倍以上。

  充足的外匯儲備對於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事情漸漸地發生了變化,特別是5年前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過多的外儲給本國經濟造成的壓力。在外匯儲備增加的同時,央行需要增加本幣以形成對衝,最近幾年中國M2激增,在國內形成了難以消解的通貨膨脹壓力。而這種外匯儲備與人民幣發行“雙增長”的局面又使央行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即使是在最近經濟增速減退、市場對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呼聲日高的情況下,央行也僅是推出了一些“定向降准”的舉措而拒絕全面降准,其中一個現實的制約因素就是過高的外匯儲備。

  另外,由於美元一直是全球貨幣市場上最為堅挺的“硬通貨”,中國在與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開展的外貿交易都是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這造成了中國外匯儲備以美元為主的格局,而在本輪金融危機持續的幾年來,美國為了減輕危機對其的壓力,從小布什到奧巴馬都熱衷於推行以“加印美元”為主要手段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美元幣值進入下降通道,自然使世界各國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產生了實際的貶值風險,中國儲有美元最多,受到的傷害自然也最嚴重。

  文章表示,適量的外匯儲備使中國能夠在國際經濟交往中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和應對風險的能力,但凡事過猶不及,過量外儲的存在增加了持有成本,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不能承受之重。近年來中國已積極擴展對外投資,希望以此來保證外匯儲備保值增值,並為此在前幾年建立了專事對外投資的中投公司。但是,實踐的效果卻並不理想,中投公司在海外的投資步履維艱,一些投資項目發生了嚴重的失誤,導致出現嚴重的賬面虧損,也引起了民眾的質疑。對於利用外匯儲備的對外投資,當然沒有必要因噎廢食,但在建立起可靠的盈利渠道和盈利模式之前,對此還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