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港問題的“心魔”

http://www.CRNTT.com   2014-07-15 09:39:11  


 
港媒和知識界要負很大責任

  北京方面從自己的治國理念出發,希望香港的一切事情都盡在掌握,所以不斷插手。反對派則將此視為“一國兩制”壽終正寢的信號,因此要將事情搞大,拉英美介入,並試圖和台灣社運串聯,而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央的不安。“公民提名”違背《基本法》,中央絕不可能接受;而即便中央有妥協的心思,面對反對派以占領中環相威脅的架勢,也斷斷不可能後退。英美和台灣的介入則喚起了中央對“敵對勢力”和“和平演變”的聯想,因此不但不會讓步,反而會加倍強硬。

  對於反對派而言,其“心魔”在於對大陸政治制度的鄙夷和恐懼,以及對大陸民眾的看不起。香港反對派很多從英美拿了學位,其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是高度西化的,再加上過去很多年在經濟上經常接濟大陸窮親戚的往事,使得這些人有一直根深蒂固的高等華人心態。他們不了解大陸,事實上也根本不屑於了解,而是早已形成了對大陸的刻板印象:政府專制邪惡,人民貧窮愚昧。這樣一來,他們對中央政府有一種先天的敵對和不信任,一點小事就會小題大做、上綱上線、為反對而反對;對大陸民眾則橫挑鼻子竪挑眼,你沒錢是“阿燦”我看不起,你有錢了則是暴發戶我還是看不起。總之就是覺得香港這樣的“白富美”,和大陸這個“矮窮挫”混在一起太委屈了,因此事事要體現香港人的優越感:你沒錢時我和你談錢,你有了錢我就和你談民主,無論如何要把你比下去。

  在這樣的心態下,香港反對派就沒有了對中央政府的尊重,而是將自己抬高為和中央政府平起平坐的力量;又因為大陸是專制政府,香港特區政府是它的“傀儡”,因此對它們的反對就有了道德優越感,甚至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於是,立法會裡無窮無盡的“拉布”無人譴責,向特首和主要官員擲香蕉、玻璃杯成了英雄行為,遊行人數可以誇大好幾倍而毫無愧色……總之,為了反抗這個“不公不義”的制度,什麼都可以做。但中央和特區政府略有反擊,就是打壓新聞自由、濫用警權;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任何攻擊都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但那些支持白皮書、反對占領中環的人卻並不在言論自由的保護範圍內。這種輸打贏要、嚴以律人寬以待已的心態,到今天差不多成了香港反對派的主流價值。

  而這種情況,香港的媒體和知識界要負很大的責任。受高等華人心態的影響,香港知識界和媒體缺乏對大陸政治體制和社會運作的全面了解和客觀分析,更多是從刻板印象出發的宮廷陰謀式的解讀,充滿了偏見和情緒。所以偌大一個香港,離大陸又如此之近,真正有分量的中國問題專家卻屈指可數。香港媒體則是一個比大陸媒體更為封閉的小圈子,採訪對象和言論撰稿人高度固化,來來回回都是那幾個副教授和高級導師。再加上香港之前沒有搞過民主,很多反對派對民主的理解是原教旨主義的,過分理想化,強調根本不存在的所謂“國際標準”,絲毫不肯妥協。另外,香港的反對派雖然包括很多高級知識分子,但對近年來大陸崛起的國際背景似乎視而不見,還時時幻想靠英美的支持拉虎皮做大旗。他們聲稱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見面“地點敏感”,但卻成群結隊到山頂英國駐港總領事吳若蘭官邸共進工作早餐,之後還大談“英國在港利益”,其國際視野的偏狹讓人瞠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