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階段轉換是中國當前經濟最重要特征

http://www.CRNTT.com   2014-07-16 09:11:43  


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於從中青年“外向型”增長時期向中青年“內涵型”增長時期的轉變。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訊/經濟的發展是存在階段性的,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並需要採取不同的管理體制。正如人的生長發育一般,既存在快速長身體的青少年時期,也存在身體不再長高、人生閱歷開始積累的中青年時期。國際上追趕型國家往往經歷低收入陷阱、工業化快速增長、中等收入陷阱、後工業化發展、高收入陷阱等階段。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於從中青年的“外向型”增長時期向中青年“內涵型”增長時期的轉變,正經歷著從工業化高速增長向後工業化中速增長的過渡階段,需要渡過“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文章表示,不論是“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還是“高收入陷阱”,都是經濟增長、社會運行的系統切換,是質變。在這個過程中,需求結構、增長的動力和保障機制,以及宏觀管理體制,都需要發生整體的變革,都存在徘徊糾結過程,但又是必須經歷的成長痛苦。

  中國經濟正發生階段性轉變

  文章認為,當前的“經濟亂象”,相當程度上是由於在內心深處,我們還停留在“周期性”波動的認識上,還期待著“高速增長”,將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作為潛在的首要出發點。中國還遠未達到新的增長軌道,變革將是中國未來3-5年的常態。

  1.需求結構已發生階段性變化

  經濟運行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的認識和需求將發生階段性變化。

  經歷過30多年持續高經濟增長,2013年底中國人均收入已達到6858美元(以2013年底6.11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測算)。雖然中國當前的人均收入差距較大,但總體而言,絕對貧困人口大幅下降,基本解決溫飽等“生存”問題。近10年,中國居民的需求重點已從“衣食”轉向“住行”,房地產和汽車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最終需求。從人口結構上看,老齡人口占比穩步上升,特別是第一代創業人群逐步退出市場,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開始成為市場主要參與者(企業家的新老更替,新的農民工群體湧現)。這代人的觀念與第一代有巨大的差異,其行為特征出現明顯變化。

  中國絕大部分居民,從保證“生存”轉向追求“生活”,開始重視衣食住行的質量,關注環保和公共服務(教育、醫療、養老),關注公平正義等社會秩序。這是一個需求(欲望)主導的經濟運行體系。當需求這個評判體系已悄然發生根本轉變時,經濟運行的供給體系也要相應轉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