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增長” 下半年政策或將繼續微調

http://www.CRNTT.com   2014-07-21 08:58:57  


 
  文章認為,應對此輪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半年可能會強化“微刺激”和“穩增長”政策,加強基建等領域的投資。

  貨幣政策方面,下半年可能向價格型工具轉換。近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鬆成在央行吹風會上的談話表明,貨幣政策可能逐步完成向價格型工具的轉換。針對5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劇減,盛鬆成表示,若有人將此理解為央行對外匯市場幹預減少他並不反對,這恰恰表明了央行市場化調控的步伐在加快。面對外匯占款下降可能造成的基礎貨幣投放的縮減,盛鬆成認為最近十多年來外儲增加後外匯占款逐漸增多,央行在研究PSL(抵押補充貸款),這種再貸款可能會成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盛鬆成此番表態透露的信息是,央行可能正在轉向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並逐漸退出常態的外匯市場幹預,此後基礎貨幣投放也將主要依賴公開市場操作,而非數量型的外匯占款。這對實現央行基準利率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下半年財政支出力度仍有待進一步加強。為了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二季度中央政府屢次強調政策落實,目前見到一定效果。增長速度最快的是住房保障支出,達到30.2%,顯示棚改及保障房建設正在快速展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財政支出速度明顯加快,上半年財政盈餘累計仍達近5500億元。這意味著,各級政府下半年有較大餘地加大財政支出力度。

  文章指出,不激發企業的動力,光靠政府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完成經濟轉型的。所以,在市場化改革方面,將會繼續簡政放權,釋放企業活力。雖然目前企業經營狀況和發展環境已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仍然面臨巨大壓力。去年以來,中央政府共計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等事項479項,今年又下達了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相關事項的任務。而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幹意見》,為市場化再加力,無疑有正面意義。現在看來,在放寬市場主體准入方面還得加大力度,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微觀幹預,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推進經濟轉型,帶動創業就業。只有穩住了企業,才能穩住經濟;只有企業成功轉型,中國經濟轉型才有望。如果市場上有一大批運營良好、注重創新、公平競爭、正當經營的企業,那麼我們在深化改革中就將贏得越來越多的增長源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