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成立金磚開發銀行證明世界變了

http://www.CRNTT.com   2014-07-23 09:26:33  


 
  金磚銀行是金融體系的補充

  文章認為,金磚五國金融合作是對西方主導下的國際金融體系的補充,是新興經濟體在西方放棄世界經濟責任下的自救行為。這種補充,為世界上多數國家提供了更多可能的選擇。一些發展中國家可以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選擇適應本國國情的信貸,不必再受苛刻的政治條件束縛,推行不適應本國政治生活的價值觀,這樣有利於提升現有國際金融體系的運作效率;也有利於完善和改革相關的國際金融制度的設計。就國際金融結構安排而言,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建立並非同現有國際金融秩序分庭抗禮、重建國際金融秩序,而國際金融秩序的補充和完善。改變金磚國家融資時過度依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情況,削弱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對本國經濟的衝擊。同時以金融為切入點,實現新興經濟體的深度合作。

  雖然“金磚新發展銀行”的實力遠不及世界銀行的可調用資產高達2230億美元的實力,但它的出現是對世界銀行實力一定補充,可以滿足更多的發展中國家需要。

  7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對外發表聲明,歡迎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建立,願意與金磚國家加強合作。她表示,“IMF的工作人員很高興就該項目與金磚團隊合作,通過加強國際安全網各部分的聯繫,來保障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

  金磚銀行推進金融體制民主

  文章分析,“金磚新發展銀行”將由金磚5國各投入100億美元的形式募集機動資金,而應急儲備基金的融資比例是中國出資410億美元,俄羅斯、印度和巴西各出資180億美元,南非出資50億美元,總計1000億美元。金磚新發展銀行的建立打破了第二次世界以來的國際金融秩序,金磚五國都具有同等的股權,不存在否決權,排除了個別國家的強權控制。而在應急儲備金的投入上又體現了能者多勞,兼顧國情等特點,而不是採用平均主義,這充分展現了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發展、平等、相互關照和共贏的特點。在銀行的選址上既考慮了上海的金融中心有利地位,也考慮了非洲發展中朋友的急需,把區域中心設在了南非約翰內斯堡。銀行首任理事會主席將來自俄羅斯,首任董事會主席將來自巴西,首任行長將來自印度,並將輪流擔任,這充分體現了金磚新發展銀行的體制民主模式。

  在世界銀行中,金磚五國的投票權總和都難以抗衡美國一國的投票權。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金磚五國的表決權也遠遠低於美、英、法等發達國家。金磚國家享有同樣的股權就避免了世界銀行中的不平等現象,使所有的成員國都具有同等的權利,可以避免金融強權狀況發生。

  而“新發展銀行”的命名也給其他新興國家,如土耳其、墨西哥、印尼和尼日利亞等所有發展中國家加入留好了開放之門。目的是為全球和平、安全、發展、合作、經濟穩定、社會包容、平等、可持續發展及與所有國家互利合作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承諾深化夥伴關係,實現基於開放、包容、共贏的新願景,探索開展全面合作的新領域,建設更緊密經濟夥伴關係,推動實現一體化大市嘗金融大流通、互聯互通以及人文大交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