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度的中國夢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11:27:58  


 
印度具有向中國取經優勢

  與此同時,印度應該擴張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從而為日益增加的勞動力大軍創造就業機會。製造業只貢獻了印度總產出的15%,而中國為31%,因此在這方面印度大有可為。

  從這個角度講,印度具有可以向中國取經的優勢。中國通過建立強大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基礎、將工人從農業轉移到製造業和建築業以及改善全部門生產率實現了農業經濟的轉型。如今,農業部門只貢獻了中國總就業的三分之一,而印度為二分之一。

  印度的結構轉型和可持續增長將取決於其建立靈活勞動力市場的努力,其核心是放鬆過時而複雜的就業法。印度正式部門的工人法定保護比大部分發達國家都要大,也比中國要大,強制要求隨著雇員人數的增加而增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賈格迪什·巴格沃蒂(Jagdish Bhagwati)和阿爾溫德·帕納加利亞(Arvind Panagariya)指出,勞動力市場的過度監管讓印度企業家不敢雇用低技能工人和發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這意味著印度政府需要在這方面加倍努力地實施改革。

  同樣重要的是,印度工人——特別是年輕人——需要持續提高技能的機會。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估計,到2020年全球將出現9億低技能工人供給過剩,其中2.7億在印度。與此同時,印度還將面臨1.3億中等技能工人短缺。

  儘管印度的教育正在發展,特別是在初高中教育方面,但印度高等教育體系仍然不足,包括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儘管印度公共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已得到了很好的制度化,但缺少必要的規模、課程、資金和激勵讓年輕工人滿足快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要求。

  好消息是莫迪似乎決心要通過改善商業環境提高印度的競爭力。比如,他已經宣布了刺激保險、防務和通信方面的外國直接投資的措施,包括提高基礎設施支出和新的鼓勵儲蓄和投資的稅收激勵。印度政府還繼續前任強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政策。

  莫迪的計劃所欠缺的是大力關注擴大印度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這將與計劃中的改革一起讓印度能夠抓住有利的人口結構所帶來的機會,實現中國式增長。

  作者李鐘和(Lee Jong-Wha)是高麗大學經濟學教授、亞洲研究所主任,前韓國總統李明博國際經濟事務高級顧問。

  英文原題:India's Chinese Dream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2014年07月30日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