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DIRT經濟學:拉丁美洲的特殊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4-07-31 12:23:17  


拉美的貧困一直是一個謎,甚至誕生了“拉美病”這個術語。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訊/在拉丁美洲脫離西班牙統治還不到十年時,觀察家已經意識到它的發展軌跡與同樣由殖民地獨立而來的北美大相徑庭。 

   “當歐洲人最初登上安的列斯群島的海岸,繼而在不久後登上南美大陸之時,他們以為自己所到的是詩人吟咏的仙境。”“在這迷人的所在,目力所及的一切仿佛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要、或者為著使人愉悅而安排的。”“人們沉湎於這種氛圍當中,我還沒有見過哪種外部環境產生的消極影響會像此地這樣大,大到使人們只顧眼前而不管將來。”這是阿列克西•德•托克維爾在1831年寫下的句子,見於巨著《民主在美國》第一章。我們固然不必迷信環境決定論的斬釘截鐵,但也可以窺見:在拉丁美洲脫離西班牙統治還不到十年時,觀察家已經意識到它的發展軌跡與同樣由殖民地獨立而來的北美大相徑庭。

  183年過去,情況和托克維爾發出其感慨時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今天,拉丁美洲經濟總量最大的5個國家巴西、墨西哥、委內瑞拉、阿根廷和哥倫比亞在世界GDP排行榜上的名次依次是7、14、26、29、35(世界銀行2010年數據,下同)。從1990年到2000年,有3個拉美國家的平均經濟增長率進入了世界前20;人口居於世界前20位的巨型城市中,南美占了1/5;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分別是世界第5、第11、第16大農業出口國,巴西、墨西哥、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的工業出口額排在世界第5、13、27、30位。而在接受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額度上,巴西、墨西哥和智利分別排在世界第5、19、20位,毋庸置疑已躋身新興市場之列。

  然而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在人均接受國際援助額度最高的10個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裡,拉美國家穩穩占據3席;從2000年到2010年,平均經濟增長率最低的40個國家裡有8個來自拉美;海地和委內瑞拉高居世界腐敗指數排行榜的前10位,謀殺案發生率排名世界前10的國家和地區裡,只有3個不是出自拉美。作為世界第29大經濟體和第23大製造業出口國,阿根廷“光榮”地擁有世界第三高的搶劫案發生率,而委內瑞拉的謀殺案發生率比長期混亂的烏幹達還高1/3。更加醒目的還有外債水平—在世界外債總額排名前50位的國家裡,拉美地區占有9席,而這9個國家在外債占GDP比例排名的榜單裡無一例外也高居前50位。

  儘管內部各板塊間存在顯著的歷史、地理、人種和經濟結構差異,我們依然可以借助四項要素來考察整個拉丁美洲繁榮而不穩定的內在原因。姑且稱之為“DIRT經濟學”吧—畢竟,債務(Debt)、國際援助(International Aid)、資源(Resources)和徵稅(Taxation)是拉美地區比較共通的經濟變量。而它們的作用方式,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的結論:短缺不是關鍵,權利分配不均、尤其是政府刻意造成的不均對經濟發展的長期影響才更加負面。能否走出“DIRT經濟學”的怪圈,將決定拉丁美洲的前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