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英文大談“台灣未來"”仍掩不了“空心”本質

http://www.CRNTT.com   2014-08-15 08:57:55  


除了口號,民進黨和蔡英文的“牛肉”在哪裡?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訊/積極布局2016的蔡英文又大談“台灣的未來”,這次是在出席“台大論壇”時,以“台灣的未來”為題的演說。這篇演說,就蔡英文自己的說法,是要分享她對於“台灣整體所面臨的一個外在跟全球的變局,及台灣所需要的發展的新戰略”的看法,就時機及題目而言,都很有吸引力。 

  首先,她提到,台灣“以ICT產業為主力、以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代工出口成長模式”,不但和“島內就業、薪資脫節,並造成所得分配惡化”,“又面臨國際供需結構調整的衝擊”,需要“快速的調整、改變”。 

  蔡英文說得很好,尤其是她提到了“就業”、“薪資”、“所得分配”,顯然是想突顯她對“社會正義”、“公民議題”的關注。然而,台灣地區經濟成長的模式要怎樣“調整”、“改變”,蔡英文開始原地打轉,她說台灣需要“可以兼顧出口和內需,連結全球化和在地化,以創新為導向,以增加就業、薪資以及人民生活福祉為目標的新經濟成長模式”,但這個模式究竟是什麼?如何在既有的經濟基礎上打造與落實這個新模式? 

  眾所周知,經濟成長的要素不外乎資本、勞動和技術,蔡英文心中台灣的“新經濟成長模式”是要投資哪些新興產業,培訓哪些專業技能的勞動力,又要開發創新哪些新的技術領域,這些關鍵的問題全都避而不談,所以等於什麼都沒有說。可能知道自己談得過度空泛,蔡英文補充了幾句,稱台灣需要“大力推動產業創新”,需要“投資內需產業和基礎建設”,遺憾的是,這些早已是幾十年來老生常談的話題,蔡英文對現狀有批評、對未來有願景,對實現願景卻沒有新思維,當然也沒有新藥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