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牙仲裁讓普京頭疼了麼?

http://www.CRNTT.com   2014-09-12 10:04:44  


 
  緣何沉默?

  對於海牙仲裁庭的判決,俄外交部雖然在第一時間表示“不服”,但大半個月後俄司法部才扭捏著出來表態稱,俄羅斯將在未來幾周決定如何回應這一判決。

  說白了,這事很讓俄政府撓頭。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已是國際仲裁體系最高法庭,所以俄無法上訴,它幾乎只能在法庭判決時所依據的多邊能源協議《能源憲章條約》上做文章。俄在1994年簽署了該條約,其議會在2009年最終決定不批准這一條約,但海牙仲裁庭還是認定該條約適用於俄。

  從多方判斷及過往經驗看,俄翻盤的可能性不大。到了明年1月那500億的交付期限就將被激活,如果不交錢,那麼光一年裡產生的利息就達10億美元。

  當然會有人認為,普京壓根用不著理這次判決,不執行就是,區區一個海牙仲裁庭能把大國俄羅斯怎麼樣?但問題是,人類歷史最悠久的這家國際仲裁機構在全球都有著較高的權威,其判決從未被拒絕執行。俄羅斯作為其締約國若直接拒絕執行判決,勢必承受較大壓力。

  首先,海牙仲裁庭的其他締約國們還得執行它的判決。而且,全球140多個國家都簽署了1958年的《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根據這公約,該法庭的判決也將被各國執行。所以,如果俄拒絕付款,那麼這些締約國很可能將按照海牙仲裁庭的要求,沒收本國境內的俄羅斯非外交、軍事資產。這對俄來說不是一個小問題。到時候俄羅斯出口的貨物在交割之前以及出國辦個展覽會什麼的,都會遇到法律風險,因為其資產隨時可能因上述判決而被沒收。

  兩年前,阿根廷海軍一艘訓練艦因為該國與美國一支對衝基金的債務糾紛在加納被扣押拿去抵債。而該國總統甚至不敢乘專機出國,怕飛機被扣了抵債,只能租飛機出國。普京肯定不希望同樣的戲碼在俄羅斯身上上演。

  其次,國際仲裁本來就是一個任何國家都可以用來維護自身利益的武器,俄羅斯自己也用。2009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與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締結天然氣協議時,就在合同中指明了出現糾紛時雙方將使用哪一處國際仲裁法庭解決糾紛。不久前“俄氣”也正打算動用這一條款,到國際仲裁法庭上告烏克蘭公司。當然,俄烏雙方指定的是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但是在俄羅斯立陶宛因1999年締結的《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所起的糾紛中,俄便將立方告到了海牙國際仲裁法庭上去,如今這案子正在審理。

  所以,若是一方面使用國際仲裁維護自己利益,另一方面又不執行國際仲裁判決,這總是說不過去的。而且俄若是在同一個海牙國際仲裁法庭上既告別人,又不服對自己的判決,也要考慮以後俄羅斯還用不用這一國際維權機制了?何況在許多跨國協議中都會載明糾紛出現時如何國際仲裁以解決糾紛,俄若不理海牙的決定,今後與別國締結協議時恐怕也會遇到麻煩。而若看到俄眼下汹湧的資本外流趨勢,這個問題就更加重要,沒有多少資本願意跟一個不尊重國際仲裁的國家打交道。

  說到底,俄不服判決很容易,但要想讓全球大部分國家都跟著自己不承認海牙的這次判決,那就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了。畢竟,俄羅斯再獨立自主也還需要繼續與大部分國家打交道。也正因此,普京敢於在克裡米亞危機期間威脅退出歐洲人權法院(該法院在海牙仲裁庭做出裁決3天後也做出了俄在與尤科斯的案子中敗訴的判決,並對俄課以26億美元的罰金)的司法管轄,卻遲遲沒有對海牙國際仲裁法庭放狠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