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中國需要由長期因素決定的經濟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4-10-29 09:11:18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訊/三季度的經濟增長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繼續減速,無論是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還是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都呈下滑趨勢。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劉雲中文章表示,在當前經濟增速轉換的大環境下,這一經濟數據並不令人意外,人們對經濟增速的下降應該有充分的認知和準備。然而對於現實的觀察似乎並不是如此。

  雖然證券市場並不總能夠反映國民經濟的晴與雨,特別是在中國,似乎都沒有人願意將證券市場稱之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但實際上證券市場可能是觀察人們對於宏觀經濟預期及其反應的唯一窗口。因此在證券市場有稱之為“宏觀事件衝擊”的研究,專門討論證券市場對宏觀數據進行反應的時間窗口和程度。顯然,按照宏觀事件衝擊的方法,人們對於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所表現出來的減速似乎沒有充分的預期,因為證券市場的反映竟然是劇烈的下跌,當然也不會有人認為證券市場的下跌僅僅是經濟增速下降的產物。

  文章指出,市場波動反映了經濟增速下降及相關的不確定。首先是經濟增速的不確定性,人們似乎還沒有看到經濟增速將會穩定在哪一個區段,還沒有形成新的增長速度平台;其次恐怕人們也還不清楚經濟增速持續下滑所產生的衝擊會如何表現,表現尚可的就業、消費、企業盈利數據既可以視為經濟下行過程的活力或者亮點,似乎也可以將其視為經濟還沒有到最壞情況的表征;再次,即使人們看到了經濟增速的穩定,似乎也難以分辨影響經濟增速穩定的各項因素的作用,難以弄清哪些是由經濟基本面決定的長期趨勢,哪些是擾動因素所產生的波動,或者幹脆是人們的衝動所帶來的波動。

  文章認為,市場需要減少不確定性,經濟增長也需要更多地回到決定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或者長期因素上。如果我們相信一個經濟體的基本因素或者長期因素是變化相對較慢的因素,當然,變化相對較慢並不是說不會發生突變,而只是說這個基本因素當它在某個閾值附件發生突變之後則不會發生經常性的顯著波動,那麼我們就可以相信回到基本因素或者長期因素所決定的經濟就應該是相對穩定的經濟。由長期因素決定的增長意味著相對穩定和較為實在的增長,只有形成這樣的一種增長,才可能有穩定的預期和寧靜的心情。而使之成形的關鍵在於拋棄短期和表面因素的幹擾,而專注於長期和基本因素的支撐,經濟體中的企業更多地關注競爭優勢的建立、勞動者更多地關注勞動技能的培育,而經濟政策則應該看得更遠、更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