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在野大聯盟仍未能建立柯文哲著急了

http://www.CRNTT.com   2014-11-05 09:06:03  


 
  背負著民進黨“重托”的柯文哲,雖然擁有國民黨民意支持度低迷的有利條件,但卻面對著台北市藍大於綠的政治版圖,單靠泛綠陣營的選票是根本不可能當選。因而他有意充分利用泛藍陣營內部矛盾重重的特點,設法予以分化瓦解,將本屬泛藍陣營的部分選票爭取過來。因此,他提出了建立“在野大聯盟”的戰略意圖及參選口號,就是在民進黨幕後發功穩固泛綠選票的同時,爭取包括本屬於泛藍陣營的親民黨、新黨在內的所有在野黨的支持,甚至進而鼓動國民黨支持者中的“反連”群體,組成“在野大聯盟”,從而顛覆原來藍大於綠的政治版圖,創造即使是泛藍沒有分裂參選自己也可當選的奇跡。

  柯文哲的這個戰略意圖無疑是正確的。首先,大環境對他絕對有利,因為馬政府的施政表現令到民眾普遍失望,國民黨支持率低迷,促使中間選民過去“投民進黨不放心,投國民黨不甘心”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更為有利於並非披掛民進黨戰袍參選的自己;而且在“太陽花學運”的衝擊下,不少原先相信國民黨兩岸政策的中間選民,開始對國民黨的能力及其兩岸政策的效力,滋生了懷疑。其次,泛藍陣營內部以至是國民黨內部,由於各種利益矛盾交織糾纏,而面和心不和,再加上馬英九本人的個性有點怪異,在國民黨內製造“敵人”,在排擠了一大群元老勢力之後,最近還竟然先後發動了“九月政爭”及“張顯耀共諜案”,這無疑是對中間選民以至淺藍選民產生了“驅趕效應”,甚至是部分深藍選民如宋楚瑜的支持者,更是與國民黨離心離德。再次,在個人因素方面,宋楚瑜與馬英九及連戰之間,也存在著不少矛盾,儘管性質不同,但這都是柯文哲可以向宋楚瑜“下手”的有利條件。就此而言,柯文哲要爭取宋楚瑜為主席的親民黨參與其“在野大聯盟”,在理論上並非不可能。

  即使是在國民黨的內部,柯文哲因為擁有著某些可以“坐享其成”的有利條件,那就是黨內存在著“反馬挺連”和“反連挺馬”的派系鬥爭,而連勝文更是曾被視為“反馬大將”,連勝文當初擁有一定的“聲勢”,就是黨內“反馬”勢力的投射反映。但馬英九畢竟既是“總統”也是國民黨的主席,擁有實質大權,當連勝文真的要代表國民黨參選台北市長時,就必須得到馬英九的首肯和支持,這就與他的“反馬大將”角色有衝突,實際上在國民黨台北市長國民黨內初選中,馬英九就以“技術性亮票”的手法,表達了其不支持連勝文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