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趙靈敏: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外交變局

http://www.CRNTT.com   2014-11-17 10:19:36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趙靈敏的文章《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外交變局》,作者分析認為,中國外交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局,中國外交的頂層設計、人員構成、危機處理,官方的話語體系和行為方式,民眾的精神面貌等都需要與時俱進,直面挑戰,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需要特別注意三方面的問題。詳論如下::
 
  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已結束,提倡實現APEC全體成員參加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構想,被寫入了APEC首腦宣言。顯然,與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相比,中國意圖主導構建區域更大的經濟圈。而一系列豪華的儀式和演出,外國領導人排隊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等禮賓安排,以及中美領導人隨後的散步外交,都顯示中國已毫不掩飾其和美國分庭抗禮的野心。

  確實,與2001年舉辦的上海APEC會議相比,今天中國的自信和影響力已不可同日而語。上海APEC時,中美關係剛剛經歷了風波不斷的10年,“炸館”事件和海南軍機事件餘波未了;中國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GDP只有1.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位,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日本的三分之一。面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和規則,中國只是一個戰戰兢兢的學習者和適應者。13年後的今天,中美關係已經演變成“新型大國關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日本的兩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從亞太自貿區到絲路基金,中國在經濟上主導亞太地區遊戲規則、提升自身影響力的意圖越來越明顯。

  13年間,中國完成了從國際規則的接受者、融入者到制定者、主導者的轉變,這也是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局面。鴉片戰爭之前的很長時間裡,中國雖然相比西方已經落後,但並不自知,依然夜郎自大地生活在“朝貢體系”這個自創的小圈子。《南京條約》的訂立,使得中國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動地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和敵意的國際關係體系中,不但原有的優越感不複存在,而且幾千年來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個被動挨打的失敗者。這種痛苦的自我意識,摧毀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西方什麼都好的觀念,幾乎成了全民族的無意識,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夷,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