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英文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http://www.CRNTT.com   2014-12-30 09:37:04  


蔡英文從輕率的一個極端,走向過於保守的另一個極端了?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氣勢如虹”,奪下了台灣地區二十二個縣市中的十三個,連同盟友台北市就是十四個,佔全台縣市數目的三分之二,含選民在內的人口也已佔了全台的三分之二,而且六個直轄市中的五個都是財政大市。這就為民進黨仿照一九九七年贏取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後實施“地方包圍中央”戰略,在二零一六年再次實現“政黨輪替”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和政治基礎。國民黨要想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實現“鐘擺效應”,並不容易。

  但也有人認為,縱使如此,倘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內,蔡英文犯錯,仍將會是馬失前蹄。實際上,這次“九合一”選舉,並非是民進黨本身有甚麼了不起,而是部分選民強烈不滿馬英九及其團隊,籍著不投票或投下“爛賭票”而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國民黨中央在敗選報告中所說“台北市長選舉效應外溢”,是低估了馬團隊施政無能對選情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今後國民黨倘若能夠“去馬化”,這部分選民“懲馬”之目的已經達到,再加上“總統”大選與地方選舉不同,兩岸關係和台美關係仍是左右選情的主要因素,還有蔡英文團隊的經濟經營能力並不見得就比馬英九團隊好,如果連兩岸關係和台美關係的大門都打不開,由蔡英文來主掌台灣地區的經濟活動,可能會比馬英九團隊還要差。

  何況,就在民進黨勝取“九合一”選舉的凱歌聲仍在“繞樑三日”之際,蔡英文就碰上了兩顆大“釘子”,都是屬於“陸文霆睇相,唔衰攞來衰”。其一是在各縣市議會正副議長的選舉中,民進黨佔有縣市議員數量上的優勢,因而蔡英文要籍此在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推廣台南市長及市議會議長都是民進黨人的“全面執政”經驗,從而創造更佳的“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神話。由此,蔡英文下達了以黨紀為約束的動員令,並推出類似“技術性亮票”性質的“一致性投票”策略。但卻一敗塗地,只有三個縣市“達標”,其餘十個縣市的議會仍然由國民黨或“非我族類”人士所掌握。更令蔡英文震驚的是,原來作為“全面執政典範”的台南市,竟然陰溝里翻船,掌握過半席位絕對優勢的民進黨市議員,竟然發生“跑票”,讓本來不佔優勢的國民黨突襲成功。這一仗,讓蔡英文的“二零一六之夢”警醒了一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