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下面對的困難都是經濟轉型過程中必有的

http://www.CRNTT.com   2015-02-06 09:32:43  


  中評社北京2月6日訊/今年1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8%,雖跌破50%的榮枯線不遠,尚屬經濟正常波動範疇,但是考慮到自2012年10月以來,PMI經歷了各種經濟考驗,都穩定運行在榮枯線之上,而今年開年即失守,理該引起足夠重視。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金融學院統計系副教授溫建寧文章分析,若把PMI指數放在短中期背景下考察,也能從細微之處看到變化的緣由。要是和去年同期的指數相比,2014年1月PMI數值為50.5%,當時也處於連續三個月的下行之中,而在當年2月份就探底成功,在見到上半年低點50.2%後拐頭上行,說明去年經濟的活躍程度較高,明顯要高於現在,經濟中的內在動力充足,能自我調節找到平衡節點。

  若進一步深入比較,還可以發現去年PMI形成了倒V型反轉態勢,基本吻合宏觀經濟運行格局。具體來說,前半年延續增長的慣性,經濟頑強地向上升;而後半年受內外部環境脫離的衝擊,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折射出經濟轉型的步伐也在加快。對應到PMI指數上,則從去年2月50.2%起步,頂住了房價下降的壓力,連續緩慢回升了六個月,直至7月上行動力衰竭,從8月轉折向下,接著是持續六個月的下跌,一直到今年元月跌破警戒線,即使中間11、12月股市強勁暴漲,一個月之內滬指上漲30%以上,正面影響也未能傳導至實體經濟領域,推動經濟形勢出現根本好轉。

  這種背離或從側面說明,靠營造資本市場的紅火場面帶動經濟增長的實踐探索,遭遇了經濟層面不配合的強大挑戰,很有必要重新審視“以虛帶實、推動經濟轉型”的思路。由此,也很可能導致探索性經濟思維被暫時擱置,短期內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通過穩定房價,進而穩定經濟運行節奏,防止經濟下滑失速導致的金融風險。

  這麼看來,房價會獲得暫時性支撐,尤其把脈到位的地方政府,會利用時機釋放回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信息,借以阻止和延緩房地產投機性資金離場的速度。

  但與此同時,經濟下行帶來的金融風險,更需及早預防和化解,這會使銀行業更加趨於審慎,擰緊資金監管和投放的“水龍頭”。而證券行業經過了過去三個月的突進,在融資融券方面積聚了巨大的市場風險,也需嚴格擠壓市場泡沫。故此,資本市場需要通過夯實基礎,用3至5月的時間實現脫胎換骨的“鳳凰涅槃”。

  文章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一些困難都是經濟轉型中的問題。只要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克服困難,成功轉型,就能到達彼岸。

  說起中國經濟轉型,既要樹立信念滿懷信心,也要看到問題之所在。關鍵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尚未完全過去,國際經濟背景動蕩有加大趨勢,國際黃金期貨價格短期強勢,都說明國際資金規避金融風險的訴求強烈。在這個外部背景下來看中國經濟轉型,就能有宏觀意識和大局觀念,能看到整個轉型過程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就如同看到股市有機會的時候,也要想到行情具有反覆性一樣。

  世界經濟復甦具有多大不確定性,中國經濟轉型就具有多大考驗性。這些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可能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都反映了特殊時期的經濟風險。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不僅表現為路途遙遙,時有荊棘叢生礙道,而且轉型征程漫漫無垠,時有激流險灘意外阻隔;有時候長路盡頭萬水千山,歷程所到處處陣痛相隨,只要擦亮失色的經濟前景,就距夢想前進了一大步;有時候漫漫征程千難萬險,舉步抬腳時時困苦相連,只要破解險象環生的難題困局,就能推動經濟螺旋式上升運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