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降息降准應再大膽一點

http://www.CRNTT.com   2015-02-13 09:39:07  


  中評社北京2月13日訊/1月份CPI沒有超出市場預期,同比漲幅果然跌破1%降至0.8%,低於1年期基準利率1.95%,並由此引發了市場對於通縮的擔憂。

  證券日報發表評論員閻岳文章認為,消除通縮隱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貨幣政策更積極一點,即降息降准等工具該出手時就出手,為經濟的全面深化改革創造適宜的貨幣條件。此處的降息降准泛指價格型和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

  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的經濟體,歐洲和美國的貨幣政策分化給世界及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前者推出萬億歐元的量化寬鬆政策,後者加息預期則持續升溫。美元的強勢會壓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最終會傳導至PPI和CPI並推動其快速下行,從而會加大通縮潛在風險。

  文章稱,化解通縮潛在風險的利器非貨幣政策莫屬。從去年11月份開始,央行相繼祭出了降息、降准的猛招,但市場反應不一。2014年11月份央行降息是對流動性拐點的確認,市場給予了積極反應;今年2月份的降准方向是正確的,但滯後於物價下跌和經濟增長低迷較長時間,因此其帶有一定的補償性質,市場對其表現比較冷漠。

  由此可以看出,降息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要想發揮立竿見影的作用,就需要號准經濟需求的脈搏,如此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

  對於此次降准,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稱,降准的目的在於對金融體系流動性進行預調微調,不是“強刺激”和全面放水,並未開啟降准通道。

  但市場顯然不這麼認為。業界普遍認為,根據今年的經濟形勢,預計年內會發生降息1次,降准2次或3次,且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幅也應在適當時機予以擴大。但從最近降息和降准的推出時間看,央行的心思不好猜。

  文章表示,根據以往經驗,第一季度的新開工情況對於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具有很強的參考意義。但第一季度前兩個月往往因為季節和春節因素會導致開工不足,所以實質上3月份的新開工狀況才是貨幣政策及其他政策出台的重要依據。

  因此,在去年11月份降息和今年2月份降准之後,央行下一次的動作有可能發生在第二季度前期,至於是降准還是降息,則要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而定。至於進一步的匯率改革,則會更多的考慮外貿的需要。但匯改不會壓縮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