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國開行搖擺舞:十萬億噸位“大象”變道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14:14:10  


 
  “當時這個支持規模在全國都很少有。”蚌埠市一位政府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可資對比的是,在蚌埠2010至2012年上一輪棚改中,盡管項目規模相當,但國開行的授信額度僅為28億元。

  蚌埠的故事正在全國各地加速上演。

  國開行數據顯示,2014年國開行發放新型城鎮化貸款1.11萬億元,占全行當年發放人民幣貸款的六成。至此,城鎮化貸款已累計發放8萬億,加快中國城鎮化進程十年左右。

  在這樁利潤豐厚的大生意中,國開行的身份為其帶來了許多好處。

  “把政府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信用優勢”一直是國開行并不諱言的重要優勢,“銀政合作”一直是國開行城鎮化生意中的重要抓手。

“中間道路”走不下去

改革走不下去,一個重要原因是錢。國家戰略每每都需要國開行,但又削減了其特權——發債的准主權級國家信用。

  但是,國開行的“含糊”身份,招致了諸多非議。

  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謝平在《中國金融改革思路:2013-2020》一書中就直言,政策性機構享有國家信用,在資金成本上有優勢,如果與商業銀行競爭,會扭曲市場競爭機制。另外,如果放任商業性行為,這些政策性機構可能濫用國家信用,擴大負債和業務規模,積累系統性風險。美國房利美、房地美就是典型教訓。

  事實上,多年的商業性與政策性之爭糾纏著各方之間微妙的利益訴求。

  在賈康看來,國開行商業化改革本身從一開始就出現了方向性的問題——如果要商業化改革,就要按照商業化機制獲得,不能附加給它大量的政策性業務。“國開行業務上來說并不困難,它的管理還是下了功夫,業務不斷擴展。但是總體邏輯上沒有理順的。從方方面面對它的要求來看,有明顯的紊亂和悖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