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環球時報:橫比竪比今天的中國經濟都非最難

http://www.CRNTT.com   2015-05-06 08:26:44  


中國經濟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獨特時期”,但縱觀改革開放史,橫看全球,這又是一個“普通的時期”。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路上行,如今遭遇了明顯的下行壓力。這是個大問題嗎?看來是的。但它是個“正常的”問題嗎?同樣是的。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表示,中國經濟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獨特時期”,但縱觀改革開放史,橫看全球,這又是一個“普通的時期”。說它“普通”,是因為中國經濟不斷經歷困難,哪一年過得都不容易。現在顯然不是中國經濟最近三十幾年“最困難”的時期,與世界上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們更不是“最倒黴”的那一個。

  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後期“物價闖關”時的艱難和風險嗎?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時數以千萬計職工下崗時的陣痛嗎?本世紀前十年經濟增速狂飈,但污染達到最高峰,食品安全和生產安全等重大責任事故頻出,通貨膨脹一再報警,那時候這個國家真的很好過嗎?

  文章稱,回頭看,我們常常忘記曾經走過的險境,記住的是不斷累積的成果。現在遇到經濟下行壓力,一些人又覺得“受不了”了。他們相信這一次的困難“最嚴重”,“性質和以往不一樣”。而事實上,這樣的“危機感”在中國社會穿走了一次又一次,我們今天的“特殊沉重”一點也不特殊,它幾乎伴隨了這個國家改革開放的一路。

  與世界橫著一比,我們如果愁眉不展,尤其會令世界吃驚。因為中國直到今天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最快的國家。我們自己的尺子是曾經有過的兩位數增長,但這把尺子對世界來說幾乎是“神界”的,它不太可能長存人間。

  GDP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全世界只有兩個,即使7%左右這把尺子,對世界大多數國家來說仍屬於“半人半仙”級別的。如果“更糟些”,經濟增長回落到6%,中國每年也多創造一個歐洲中等國家的GDP。這樣的增長率決不應是中國社會沮喪的理由。

  文章指出,中國做大了,“新常態”橫亘在我們面前。這個國家的經濟格局和經濟體制都比以前複雜了,多重元素相互交織,塑造出一些我們不太熟悉的傾向。我們既興奮,又難免困惑。把新環境搞清也是一種挑戰,各種理論和假說撲朔迷離,在甄別它們的同時,我們一定要牢記常識,把握住最基本的判斷。

  這些判斷應當包括:眼下是新中國開國以來最強大的時候,而且我們的強大程度已經進入世界前列。市場經濟已在中國扎根,當前是中國經濟運行漏洞最少的時候。目前還是中國經濟改革最活躍的時期之一,也是法治建設最認真的時候。中國的經濟潛力仍很巨大,沿海地區與發達國家之間以及中西部與沿海地區之間的差距都蘊藏著大量經濟機會。

  中國最大的問題看來不是經濟下行壓力,而是圍繞社會信心以及承受力產生的爭議。我們永遠都會遇到“嚴重問題”,但只要社會能夠承受它們,我們的抗壓力大於壓力本身,再嚴重的問題都將被邁過。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那些困難就是出於這些原因沒能打倒我們。

  中國社會今天的韌性沒有理由比過去更小。一些人受到互聯網眾聲喧嘩表象的影響,低估了這種韌性,而誤以為今天的中國社會“很脆弱”。

  今天無疑是中國人自近代以來物質生活最充裕、幸福感來源也最多元和豐富的時期。中國井噴般湧現的國內外旅遊大軍、雨後春笋般在全國快速增加的電影屏幕,更不要說人們迅速改變的居住和交通條件等等,這些都在為社會承受力提供強大的支撐。

  文章最後說,我們在經歷轉型期的困難,關於這一點絲毫不必回避。同時這些困難真的沒什麼了不起,這份信心大概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我們是否能看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