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智庫雜誌:宋楚瑜參選的政治策略

http://www.CRNTT.com   2015-09-21 00:10:00  


 
  正是上述情勢的交互作用與推波助瀾,讓親民黨覺得有機可趁,宋楚瑜遂決定參選2016。但值得注意的是,宋的參選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橘營政治戰略的關鍵環節。應從大局著眼,才不易被表像的紛擾所迷惑,以致於無法掌握台灣政局走向的深層脈絡。以下即由宋楚瑜參選2016為起點,解析橘營的政治戰略。

  重心放在“立委”選戰

  橘營很清楚,無論宋楚瑜和洪秀柱的選情誰高誰低,最終很可能都不是蔡英文的對手,在“總統”選舉中當第二名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宋參選2016,主要是為了推高親民黨的“立委”選舉成績,之後還有更大的圖謀。

  在“立委”選戰中,除國、民兩黨之外,親民黨相較於其他第三勢力的優勢在於:推出了參選“總統”的“母雞”,這只選戰經驗豐富的老母雞,可有效幫補黨內“小雞”們參選“立委”的選情。

  宋的作用主要有二:首先,宋可與同黨籍的“立委”候選人分進合擊,不只可以幫“小雞”們遮風擋雨,回應來自藍、綠的攻擊,還可以扮黑臉主動出擊,同時又維護了“小雞”們的形象。其次,宋參選“總統”,可策略性地和部分國民黨本土派人士合作,幫其站台、拉票,藉此挖國民黨牆角,有助於擴大橘營選後的影響力。

  爭取中間選民和國民黨本土派的支持

  既然親民黨的重心放在“立委”選舉,拉抬選情的關鍵策略就是爭取中間選民和國民黨本土派人士的支持。有鑑於前述“反馬”已成為全民風潮,且中間選民未有固定的政治傾向,因此“批馬”、並與馬當局劃清界限,就成為橘營爭取中間選民支持的最重要策略。宋楚瑜在參選前後多次重炮抨擊馬當局與國民黨,話已講得十分不留情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