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攜手復興文化中國 良機出現

http://www.CRNTT.com   2016-02-08 00:08:13  


 
  至於要如何“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針對這個問題,大陸方面劍及履及,在“馬習會”第二週的11月12日,也就是孫中山誕辰紀念日,邀請兩岸四地的三百多位專家學者在北京大學召開了一次規模盛大的“中華文化復興論壇”。

  聽到習主席呼籲“共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獨派人士的典型反應是“與我何干?”然而,在參加“中華文化復興論壇”之後,我深刻感覺到:中共所謂的“中華文化復興”是“搞真的”,不“玩假的”;這是台灣學術和文化界重振“台灣精神”的最後機會,如果錯失這次機會,台灣大概就很難逃脫“被邊緣化”的命運。

  在歷史上,台灣方面也曾經推行過類似的運動。1966年11月12日,為了反制中共在大陸推行“文化大革命”,蔣介石藉著陽明山“中山樓”落成,及紀念孫中山一百零一歲誕辰之際,發起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翌年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自任總會會長。在1967-77的十年之間,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推行國語、編印古籍今注今釋、中華文化概述、中華文化叢書、中國史學論文選集,發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等等。

  然而,由於當年國民黨推行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具有明顯政治對抗的性質,到了1980年代,文革接近尾聲,所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也逐漸式微。及至李登輝執政,開始以“愛台灣”為名,大力提倡台灣文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跟著煙消雲散,沒有留下什麼痕跡。

  今天中共當局倡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完全不同的時代意義。在大陸,它是中共當局看準中國國家發展大勢,所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雖然帶有政治意味,但卻很可能發展成為學術界的文化運動。在台灣,學術文化界對這場運動所作的回應與之互相對接,卻可能引領“文化中國”的發展。這個說法必須從歷史的宏觀角度,再作更進一步的細緻申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