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艾明江:認知情感利益 論兩岸青年交流演進

http://www.CRNTT.com   2016-11-26 00:05:02  


廈門市委黨校統戰理論教研部副教授艾明江(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記者 黃博寧整理報道)廈門市委黨校統戰理論教研部副教授艾明江日前在首屆兩岸青年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學術研討會上撰文指出,兩岸青年只有圍繞認知、情感與利益三個層面實現混合式多元交流,而不是發展單一化的交流模式,才能實現兩岸青年在認知、情感與利益三個層面的螺旋式整合,最終朝統一的兩岸共同體邁進。

  他表示,兩岸青年交流中,認知和情感層面的交流始終長期以來是核心,推動兩岸青年相互了解以及加強兩岸青年的歷史文化認同等工作一直是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主題。兩岸青年的交流溝通從認知階段開始起步,并不斷強化情感認同的構建,這種交流模式在長期的兩岸青年溝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隨著兩岸青年交流的持續深入推進,一些新問題也不斷出現,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中,由於台灣經濟發展低迷,民衆利益獲得感相對不足,相當多的台灣青年對前途發展感到迷惘,一些青年將這些問題歸咎於兩岸關系和大陸因素,由此在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中,出現了以“反中”為口號的抗議浪潮。這表明,台灣的青年學生對從兩岸和平發展中所分享的發展紅利并不感到十分滿意。

  他表示,若仔細分析近年來台灣青年爆發的“反中”情緒,其實與台灣青年當前所面臨的經濟社會環境有著密切關系,尤其是台灣青年從經濟發展中未能獲得預期效應,甚至認為兩岸經貿發展只讓台灣的大企業和寡頭獲利,中小企業以及普通民衆反而會受到損害。一旦受到台灣某些政治團體的操作,很容易讓大陸成為台灣青年“批判” 乃至“攻擊”的對象。

  為了解決這一重大問題,進一步增強兩岸青年的互動粘性。兩岸青年交流開始從利益層面著手,推動兩岸青年共同創業、共同發展,要更多關注兩岸青年成長,為他們提供更多機會和舞台,讓他們多交流多交心,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夥伴。

  以利益聯結為主的交流模式豐富了兩岸民衆交流的內容,體現了兩岸青年交流模式發展重心的調整,即從原來的認知與情感并進,改為認知、情感與利益的“三位一體”。在這種“三位一體”的交流結構中,情感交流主要基於感性與心靈層面,認知交流則包括了感性與理性雙重因素,利益交流更主要強調經濟理性因素,即往往用理性選擇來作出決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