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革命特質” 形塑民進黨行為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7-05-30 00:09:04  


 
  民進黨不斷追殺國民黨,在島內製造“綠色恐怖”。一般民主社會,選舉結束以後就是和解的開始,但民進黨執政以後針對國民黨的鬥爭反而更加激烈,急欲除之而後快,以掃清“台獨”的“障礙”。首先,猛攻國民黨黨產問題。陳水扁時期就採取各種方式追殺黨產,蔡英文上任後全面掌握行政和立法大權,清查黨產的力道更猛,悍然通過了“違法違憲”的“不當黨產條例”,對國民黨展開“抄家滅族”式的追殺。二是以轉型正義為名進行清算。國民黨對“白色恐怖”、“戒嚴”統治多次進行道歉並賠償,但民進黨對此一直揪住不放,當前更試圖推動通過“促轉條例”對國民黨進行司法追殺。這實際上是以轉型正義為名煽動仇恨,讓國民黨一直為過去的錯誤買單,永遠不得翻身。三是在各種組織和群體中排擠國民黨勢力。民進黨對於曾經與國民黨關係密切的各種組織,如紅十字會、救國團、婦聯會、中華文化總會等團體不斷刁難和打擊,對於支持國民黨的軍公教群體進行汙名化,還違背政黨退出校園和媒體的承諾而進入校園、鉗制媒體等,極力壓縮國民黨的空間和勢力。可以說,為了打倒和消滅國民黨無所不用其極,目前還公然威脅法官、對馬英九提起公訴等,形成了極強的“寒蟬效應”。民進黨高喊反對威權,但自己根本不講規則、嚴重踐踏司法,形同在民主制度下進行威權統治。

  除了在經濟上“脫中”,政治上追殺國民黨外,民進黨還利用執政權力和資源直接從事各種形式的“台獨”活動。民進黨雖然頂著“中華民國”的帽子執政,但不斷挖“中華民國”的牆角,可謂是“吃中華民國的飯、砸中華民國的鍋”。

  一是在島內進行“文化台獨”和“去中國化”活動。民進黨也認識到“台獨”的現實困難,但一直追求民眾頭腦中的“台獨革命”,不斷從思想認識上掏空“中華民國”的內涵,培植以“台灣”為核心的“國族認同”。為此,民進黨首先從青少年的教育入手,把修改教科書作為重中之重。陳水扁上台後就以“極獨”分子杜正勝的“同心圓”理論為指導修改教科書,將台灣史從中國史框架中剝離出來,由地方史搖身一變為“國史”。而在具體的用詞上,“我國”就指台灣,而“中國”僅指大陸,“光復”變成了“接收”、“日據”變成“日治”,甚至連“國父”孫中山都成了外國人。這一系列篡改嚴重消弭了青年學生的“大中國史觀”,而使得“台獨史觀”日益強烈。扁當局還持續推行“正名運動”,在日常生活中去除帶有一中意涵的名稱、標誌和象徵等,如官方印製的“中華民國全圖”不再包含大陸,“總統府”前加上“台灣”,“中國石油”改為“台灣中油”等,在潛移默化之中將“一邊一國”意識灌輸給人們。馬英九執政後期制定了新的課綱,對“台獨史觀”和“皇民史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撥亂反正。但蔡英文上台後,任用“台獨”色彩濃厚的潘文忠和鄭麗君為“教育部長”和“文化部長”,立即廢止了馬英九時期制定的新課綱,繼續進行“文化台獨”。蔡當局還取消遙寄中山陵、不對大陸學者開放“國史館”、去除故宮南院獸首等以弱化兩岸連結,同時民進黨還叫囂廢除“國父遺像”、去除新台幣上的“孫中山頭像”,廢除中山紀念堂等,試圖通過“去孫化”、“去蔣化”以進一步“去中國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