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關注:美國對華接觸終結?沸沸揚揚

http://www.CRNTT.com   2018-03-09 00:12:01  


眾議員拉森出席演講並與李成(左)對談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美國頂尖智庫布魯金斯學會7日舉行主題為“美國對華接觸是否終結?”研討會。第一個發表主旨演講的美國國會眾議員、國會美中工作小組主席拉森(Rick Larsen)明確說“不”。他承認,對中國的焦慮在美國普遍存在,國會有議員視中國為“近期的敵人”,更多議員要求對中國採取更加“鷹派的”手法和態度,來準備“不可避免的”衝突。美國對待中國到底是要更鷹派,還是更現實?拉森主張:要更現實。如何做到更現實?拉森引用“美式橄欖球類比”--美國是要做防衛教練,還是做主教練,產生新的進攻與防衛策略?是使用新劇本還是重新啟用更有針對性的老劇本?拉森主張重祭老劇本,即利用美國已有的管用的進攻性工具,未必是進攻中國,而是為了保持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拉森從教育、商業、貿易、投資、軍事等方面闡述美國應當通過現有的途徑,採取已有的工具,加強自己的優勢。比如美國應當利用現有的金融機制,為新興國家提供融資,而不是一味抵制“一帶一路”;美國必須繼續鼓勵美國學生學習中文的“百萬強計劃”;美國應當重啟與中國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而不是直接收緊對中國來美投資的審查;通過多邊演習繼續與解放軍接觸,避免誤判等等。他指出,雖然國會傾向於與中國競爭,但雙方仍有合作空間,應通過擴大合作,尋求儘可能強勁的雙邊關係。他指出,美中關係時高時低,像股市,像過山車,但總體是一點點向上。只有通過繼續接觸,這個關係才會成長,這需要雙方繼續投入,偶爾還需要“一兩杯白酒”。

  在分組討論部分,中國的影響力和美中學術交往成為熱議話題。近期西方機構和媒體熱炒“銳實力”(sharp power),指稱中國、俄羅斯利用各種方式對西方社會進行“滲透、操控”。中國政協發言人王國慶日前指西方的這種炒作是“炮製新詞‘黑’中國”。

  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會上一方面大談中國正投入巨資,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外交”,想影響西方輿論界、學界和公眾對中國的看法,“布魯金斯、卡內基、約翰·霍普金斯、彼得森···都會成為他們的目標” ;另一方面又認為,中國並沒有像俄羅斯那樣試圖干預美國的機制和價值觀,包括最近在美備受非議的孔子學院,總體而言是在遵循其中文教學、文化交流的使命,還是良性的(benign)。他一方面主張要將中國在美擴大影響力的項目“放在聚光燈下”進行密切監督;另一方面又擔心美國媒體存在著不分青紅皁白,將所有交流項目都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有負面影響的敘事方式,似有“麥卡錫的潛在含義”(MacCarthy undertone)。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