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美台逾矩互動將兩岸推向臨界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6-05 00:04:15  


 
  某種程度上說,蔡英文其實已經意識到了如果台灣地區全面倒向美國,將難逃“被交易”的命運。陳菊在訪問美國期間公開表示蔡英文也知道“我們有期待,但不能有依賴”。(13)此外,蔡英文將於4月17日至21日首度出訪位於非洲的斯威士蘭(台灣地區稱斯威士蘭),原本綠營媒體報道民進黨當局有規劃在其他非“邦交國”過境停留。(14)但最後確定採取直飛的方式,中途不過境其他國家,(15)顯示蔡英文的“過境外交”對抗不了國際政治現實,美國不會任其予取予求。

  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當局的種種作為已經使兩岸關係滑向緊張動盪的邊緣,特別是隨著台美踩踏“一中原則”紅線的互動越來越多,台海地區和平穩定被打破的風險也越來越高。

  一是賴清德不斷突破蔡英文“維持現狀”的承諾。原本兩岸及對外政策屬於蔡英文的職權範圍。但是賴清德從執掌“行政院”之初就公開表態自己是“台獨政治工作者”,在“立法院”的答詢中,也言必稱大陸為“中國”,而不用大陸或中國大陸,甚至直言不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若兩岸鑰匙是“九二共識”,“這在台灣是找不到的”(16),“就算中國施壓,台灣‘主權獨立’的事實也不會因為外界有任何改變”(17)。這些公開表態與蔡英文採取的模糊戰略截然相反。而面對大陸與美國的貿易戰,蔡英文表示“協商是解決貿易衝突的最好方法,盼中美及相關各方能積極進行協商,避免貿易戰全面爆發”。(18)賴清德則是稱“美中貿易戰可讓台商分散到其他國家,有分散風險效果”,(19)顯然比蔡英文強硬很多。賴清德作為民進黨內戰鬥力第一的“新潮流系”領軍人物,又獲得了“獨”派支持,與蔡英文形成掎角之勢。面對賴清德來勢洶洶地逼近,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不敢輕言突破。

  二是民進黨當局嚴格管控兩岸交流,強推全面“去中國化”。2017年以來民進黨當局連續出台政策管控兩岸交流交往,限縮兩岸人員往來。先是“行政院”審查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加強對離退職公務員及軍籍人員赴大陸的管理並明定罰則。(20)草案中不僅將“參加大陸地區黨務、軍事、行政或政治性機關、團體在大陸地區所舉辦,由大陸地區領導人主持之慶典或活動”都被納入管制,還增加了許可管制期屆滿後的申報制度,規定原服務機關甚至可以對“必要人員”要求“終身申報”。(21)之後“行政院”又修正了“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其中“大陸官職、黨職人員來台許可,未來將擴大管理對象,從現行規定對‘現任者’有管理,改為將‘曾擔任’者也納管。同時,將縮短來台健檢及從事醫美入出境許可證有效期,從6個月減為3個月。”(22)

  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還處心積慮地採取各種手段淡化台灣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連結。民進黨當局相繼取消或限縮了具有中華民族象徵的英雄人物的祭典,如“內政部”以祭祀時間與“春祭”相近為由,取消了遙祭黃帝陵儀式;“蒙藏委員會”先是首開先例不再邀請“五院”代表參與公開祭典成吉思汗,最後連“蒙藏委員會”自身也被裁撤(23);“行政院”更是打破54年來“中樞”主祭鄭成功祭典的慣例。2017年7月,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公佈“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將高中歷史由必修八學分改為六學分,把“台灣史”的重點放在“原住民族、移民社會及現代國家形塑,討論‘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及‘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中國史則是由1.5冊的內容減為1冊,且由朝代編年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以主題方式呈現,即“以‘中國與東亞的交會’來呈現歷代華人和東亞國家的交流互動,不再只教中國朝代史”。(24)這樣一來不僅是將台灣史完全從中國歷史脫離,進而形塑所謂的“台灣國史”,更是將中國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進行深層次的“去中國化”,徹底解構兩岸關係。

  特別是民進黨主導修改“公投法”,打破了原本的高門檻禁忌,“公投”成案幾率倍增。“獨派”加緊推動分裂國家的所謂的“台灣正名公投”,“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行動聯盟”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提案(25)。未來如果所謂的“奧運正名公投”過關並獲得民進黨當局認可,將會造成重大“台獨”事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