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巴衝突啓示:戰爭就在軍事麻痹時打響

http://www.CRNTT.com   2009-01-09 08:22:32  


 
  啓示二:莫讓“山寨文化”衝昏軍事大腦 

  哈馬斯在衝突初期落敗,還有軍事上過於自信的原因。反擊“夏雨行動”是哈馬斯軍事上揚眉吐氣的轉折點,在黎巴嫩真主黨支援下哈馬斯有力地阻止了以軍的攻勢。對手中只有地雷、AK-47、火箭筒等初級武器的哈馬斯來說,能擋住用重型坦克、直升機、F-16戰機武裝起來的現代化以軍,無疑是極大的振奮。 

  打那以後,哈馬斯覺得找到了對付以軍以坦克為主的地面部隊的克星,利用海上、地下等多種渠道搞來了一大批仿造火箭彈、土制遙控地雷,甚至用40-70公里射程不等的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城市取代了人體炸彈,軍事建設蒸蒸日上。 

  從2006年至今,哈馬斯武裝夜以繼日地弄火箭彈,壯大隊伍,據稱已有包括喀秋莎在內的1萬多枚火箭彈,人馬達到1.5萬人。這個數字已與兩年前僅有幾十枚肩扛式火箭彈和數千人彈戰士的情況相比,確實鳥槍換炮了。哈馬斯軍事大腦們開始覺得力量強了,腰杆兒硬了,可以主動與以軍叫板了。所以,雙方停火協議剛到期,哈馬斯這邊就迫不及待地發射火箭彈,以強勢出現在以軍面前。用現在的時髦詞說,這是典型的“山寨文化”在軍事上的反映。 

  就雙方軍力對比而言,哈馬斯軍力雖可稱有質的飛躍,在實力對比的數量級上確有上升,但還沒進入現代化,還沒改變處於絕對劣勢的傳統地位。就拿哈馬斯最得意的火箭襲擊來說,雖然將火箭彈發射從人扛發射改進為地下發射,多點同時發射,但火箭彈畢竟不是導彈,既沒准星,又沒多大射程,對以色列够不成戰略威脅,不過是戰術威脅。而且,在以軍直升機探測下,發射架打一次就跑不掉。 

  再拿哈馬斯的萬把人的輕裝部隊來說,在以色列坦克、直升機、戰鬥機立體攻勢下根本無法集結,還得跟過去一樣化整為零打游擊,沒有實力阻止以軍坦克進城,甚至連自己挖的進出加沙的隧道都處在以軍掌握之中。 

  如今,哈馬斯那麼多火箭彈、那麼多兵力實際上卻使不上多大的勁,這值得哈馬斯深刻反省。至少,軍事建設要講質量,質量低的東西貌似強悍卻經不起實戰檢驗;武器多、人多也不代表就有戰鬥力。 

  啓示三:吃一塹長三智,失敗是創新之母 

  這次衝突,總體上看以軍得分高,可以說以軍未因有停火協議而睡大覺,吸取了2006年對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作戰失利的教訓,臥薪嘗膽兩年,當刮目相看。這次以軍的“鑄鉛行動”與“夏雨行動”相比,有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吃一塹長三智,而不只是長一智。 

  一是科學、徹底地對2006年的戰事做了檢討。黎以衝突之後,以色列把戰事檢討上升為國家意志,主要不是為分清責任,而是為查找原因。所以在國家層面上設立了政府、議會小組,對戰爭決策、準備全局上的失誤進行調查;在軍隊層面上設立了60個委員會來對問題進行調查。檢討規模之大、調查分析之嚴謹,這在現代世界軍事史上是開先河的一例。

  二是主動、積極地改正錯誤。面對“決策犯有嚴重錯誤”和“準備工作質量不佳”的調查結果,上自總理下至士兵沒有一個人辯解,而是虛心接受批評。以政府尤其重視審計調查。審計報告指出,由於軍隊預算削減,在黎作戰預備役部隊軍事訓練不足,武器裝備陳舊,彈藥配備不足,甚至出現士兵家長為孩子們出征買防彈背心和頭盔的情況。這一報告深深地震撼了以政府,奧爾默特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全部更新陸軍裝備,為全部一線士兵配備制式防護裝備。這些舉措深受基層官兵歡迎,很快就恢復了士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