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應對美國經濟民族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09-02-10 10:17:57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網今日登載譚中文章“如何應對美國經濟民族主義?”,文章說,奧巴馬進入白宮引發國際輿論越來越多的有關經濟民族主義的討論,眾議院在“激勵與康複經濟”法案的提案中插進“購買美國貨”的條款,引起加拿大及歐洲其他盟國恐懼美國經濟民族主義是否得逞。針對這一現象中國應該如何應對?我想以“美國特點、奧馬變天、兩條路線、沉著應戰”十六個字來探討。

  “美國特點”:經濟民族主義是一種應對外國經濟侵略、剝削的武器。美國是第一個從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打出缺口的新型獨立國,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遲到者,她一誕生就必須以初生之犢不怕虎的姿態和歐洲資本主義列強平起平坐,因而變成經濟民族主義的發源地。1824年亞當斯當選美國總統,任命“戰爭鷹派”眾議院議長克萊(Henry Clay)為國務卿,克萊喊出的建立“美國體制”口號變成學術上經濟民族主義的典範。

奧巴馬傾向於保護主義政策?

  剛進入20世紀美國就建立比歐洲先進的汽車、飛機等工業,新經濟王國的現實使她在思想理論上摒棄經濟民族主義。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靠貿易自由大發戰爭財。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美國不顧世界正義人士抗議而向日本輸出大量廢鐵去養肥日本軍國主義,所賺外匯都染著亞洲人民鮮血。

  美國經濟在世界占上風就提倡貿易自由,競爭不過勁敵就提倡貿易保護,這就是“美國特點”。美國在某些行業實行貿易保護措施從未停止。它保護農業去和外國農產品競爭,又保護煤炭工業壓制跨國公司的天然氣工業在美國發展。

  “奧馬變天”:20世紀90年代美國開始大規模“工業輸出”時經濟民族主義再次亮相,但在提倡“國際互相依賴”以及全球“互連通”的克林頓時代受到抑制,和大企業穿連襠褲的小布什也不讓它抬頭。現在奧巴馬“變天”,形勢突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