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終身總統” 查韋斯?

http://www.CRNTT.com   2009-03-01 08:19:05  


 
  委內瑞拉政府還爲一個龐大的拉票陣營支付工資。政府派出60萬“志願者”,每人肩負“說服”10名選民的重任,而且宣布不投票或毀損選票違法。全國上下充斥著貼“投贊成票”海報的人,國家電視臺爲之喝彩。在這種人爲製造的全面狂熱之下,支持率從一年前的49%上升到54%幷不稀奇。

  而蔓延全球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似乎證明了查韋斯所倡導的“社會主義”的正當性和合理性。按照《時代》周刊的說法,查韋斯的社會主義混合了“蘇聯的集權主義、中國的資本主義和古巴的民粹主義”。查韋斯的集權是顯而易見的:他在1999年廢除了參議院,從而更好地操控政權;他還在最高法院裏塞進了12名新法官,當然這些新人絕對是政治上過得硬的;查韋斯還掌控了國家石油公司——它是委內瑞拉的納稅大戶,也是查韋斯競選資金的主要來源。

  但這種形而上的擔憂和批評,幷沒能改變這樣的事實:查韋斯一系列的經濟政策,特別是該國豐富的石油儲備,爲委內瑞拉帶來巨額的經濟收入,普通民衆的生活和社會保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聯合國的一份人文發展報告,將委內瑞拉列入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行列,因爲近年來該國的衛生、教育和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明顯改善。委內瑞拉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爲無文盲國家。

  而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來到拉丁美洲之前,當地的印第安部落一般人受到酋長的剝削;歐洲殖民者到達拉美之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將這種不平等的關係制度化。拉美各國獨立後,這種不平等的關係幷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政府代表精英階層的利益,不想改變該地區的文化和制度。對深受這種文化之害的委內瑞拉人來說,事事訴諸“人民” 的查韋斯自然很受歡迎。

  對委內瑞拉全面公决的結果,美國出乎意料地公開表示了歡迎,幷進而贊賞公投體現的“公民精神”,令全球大跌眼鏡。顯然,美國也不想和委內瑞拉的民意作對。更現實的原因在于,美國在石油供應上離不開委內瑞拉。美國油輪僅需一周時間就可把委內瑞拉馬拉開波湖的石油運到美國本土,而從中東海灣地區運輸石油,則需要一個多月,經濟因素使美國不得不將兩國關係維持在說得過去的水平上。

  儘管查韋斯的集權舉措在國內外都暢行無阻,但它對社會政治生活的破壞是長期且顯而易見的,强調全體群衆的普遍參與時,往往須借助蠱惑人心的宣傳實行廣泛的政治動員,爲此需要操縱、控制輿論,這就走向了民主和自由的反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