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阿富汗戰爭比伊拉克更難打

http://www.CRNTT.com   2009-03-31 07:15:18  


奧巴馬在宣布增兵阿富汗的同時,還宣稱要將來執行一項新的“從阿富汗脫身”計劃。但從各種情況來看,阿富汗的戰爭顯然比伊拉克更難打。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陳有為文章“阿富汗戰爭比伊拉克更難打”,文章說,奧巴馬在宣布增兵阿富汗的同時,還宣稱要將來執行一項新的“從阿富汗脫身”計劃,但從各種情況來看,阿富汗的戰爭顯然比伊拉克更難打。全文如下:

  奧巴馬當上美國總統之後,針對布什政府的錯誤決策,決定限期結束伊拉克之戰,將美國反恐戰爭的重點轉向阿富汗。預計在今後一兩年內將使駐阿美軍人數從現有的3萬4000增加到6萬6000。

  為什麼伊拉克戰爭打了六年沒有打贏,美國卻要移師阿富汗去對付那些卷土重來的塔利班叛亂分子呢?因為華盛頓的決策者今天才醒悟到,原來恐怖勢力的巢穴和本拉登的基地不在伊拉克,而在阿富汗。如果不能清除阿富汗的這些勢力,整個中東西亞地區就永無寧日,美國本土與海外的安全也難有保障。 

  按照奧巴馬的計劃,美國在阿富汗的兵力要增加一倍,加上北約成員國派出的軍隊,兵力總數將達到10萬人。對於這個山國戰場來說,也不算少了。(編按:目前,北約的部隊約有3萬人。) 

  可是這10萬兵力不但要打仗,還得守護營地倉庫,保持後勤供應線路與戰略通道暢通,封鎖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以防本拉登的人馬出入。這麼漫長的戰線,10萬兵力化整為零,就太少了。 

  這有如《孫子兵法》所說,“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數不備,則無數不寡”。

俄英前車之鑒

  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兵力超過10萬之眾,對付阿富汗的游擊隊仍然感到捉襟見肘。據英國《經濟學家》周刊當時估計,蘇聯要想在阿富汗“粉碎叛亂”,“需要投入50萬兵力”。以此相比,奧巴馬想以10萬兵力實現贏得阿富汗戰爭的目標,無疑是對客觀現實估計不足。 

  為了借鑒蘇聯30年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經驗教訓,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最近邀請當年在阿富汗作戰的蘇聯老兵,給即將奔赴阿富汗前線的美軍授課。他們建議美國應加強封閉阿富汗西南邊界,同時以班排形式參加阿政府軍的行動,發揮“戰鬥核心”的作用。 

  但是蘇聯敗軍之將的經驗談,就能幫助美軍贏得戰場上的勝利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