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南京!南京!》給中國的也是給日本的

http://www.CRNTT.com   2009-04-23 10:59:43  


電影《南京!南京!》海報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訊/4月22日下午,反映南京大屠殺史實的電影《南京!南京!》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引起很大反響。新浪網今天登載王田文章“《南京!南京!》是給中國的也是給日本的”,全文如下:

  終於可以象好萊塢壞小子西恩.潘那樣驕傲地說:我們有勇敢的藝術家了。

  勇敢(直面真實的敵人)

  角川是《南京!南京!》最具光芒的角色之一,以其心路歷程貫穿始終。在一部中國大屠殺題材的作品裡,在一個受害國所拍的電影裡,在一檔敏感的歷史公案前,讓一位侵略者占據如此篇幅並且幾近正面,無疑需要足夠的理由和勇氣。

  當我們經歷了“焚燒日本車”、“抵制家樂福”、“流拍圓明園獸首”這些頗為熱血又較為衝動的社會事件後,不難猜想,陸川和他的新片未來可能遭遇的爭議,也許以美化侵略者、政治不正確為名。陸川可能沒有預見到這些風險,或者,即使預見也不打算退卻,正是這個勇敢,使他站在了世界性的高度。

  近年來,思想界興起戰爭原罪說,戰爭即罪,遑論正義與非正義。即使不考慮這場新的文化流變,世界範圍內的二戰電影創作,同樣從正義與非正義的簡單分野,轉向了更為複雜的人性、更為內核的真相、更為多樣的個體。2007年,獲得戛納評審團大獎的《光榮歲月》,由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等前法國殖民地國家聯合拍制,二戰中,殖民地的熱血男子為了未曾謀面卻深為敬仰的“父國”出生入死,卻在一面自由平等博愛的偉大國旗下,無法與法國士兵享有同等的吃西紅柿、晉級升職的權利,暴露了戰爭之下的種族問題。2009年,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並摘取影後的《生死朗讀》,前所未有地將一位納粹集中營女看守浮出水面,為了保守自己是文盲的秘密,她不惜坐牢20載,然而,當女人在愛人的幫助下自己學會了朗讀,她的愛人卻難以面對她做過納粹的事實,女人出獄時自殺,畸戀故事隱喻了後戰爭一代對戰爭一代的複雜感情。

  《南京!南京!》同樣深入了一個富於現實感的角度:時光向前走,歷史向後退,中國的年輕一代,該如何觸摸自己的前輩曾經遭遇的那個巨大傷口?日本的年輕一代,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前輩曾對他國的所作所為?互動,在怎樣的基點上成為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